第四节
4.在西线,陈锡联率中野1纵、3纵队和华野13纵发起攻击,与全副美式装备的黄维兵团,展开了殊死搏斗
1948年淮海大战前夕,陈锡联率领中原野战军第1、第3纵队和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组成西线集团,与东、北、南线集团一同对国民党黄维兵团实施围歼。
从11月23日起,黄维兵团就被我军包围在一个名叫双堆集的地方。
双堆集在安徽蒙城东北40里处,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小镇,双堆集是以其村子的东西两端各有一个大土堆而得名的。土堆并不髙,却是周围地区惟一的制高点。黄维把其兵团部设在双堆集村子里,其他部队挤在了在双堆集周围大小18个村子。
在双堆集,所有人家的住宅,都被国民党军筑成了工事。街前街后,全挖有交通壕、盖沟、掩体。在村的东而和南面,黄维命令部队用8百辆汽车全部堆满了泥土,造成一条新奇的“汽车防线”。在双堆集外面,黄维还修了一个临时小飞机场。黄维还命令第18军将几百具蒋军尸体堆叠成围墙,浇上泥水,经严寒一冻,冻成“人墙”,由黄维的主力团队“英雄团”扼守。
黄维兵团被困在这个人称“死城”的包围圈里,已把老百姓家里能吃的一切,包括粮食、红薯、菜蔬、鸡、鸭、猪、牛、羊、驴、狗、兔、猫,都吃尽无遗。最后,就宰杀军中的骡、马充饥。
凡是能烧的东西,包括家具、门窗、树木,直到埋在地底下的棺材板等等,也都烧光了。
各村庄河塘里的水,因人马众多,也快喝干了。黄维兵团10余万人马,每天每人的口粮,4000多头骡马的草料,1000多辆汽车的燃料,1000多门火炮的炮弹,还有难以计数的子弹,这些物资,每天最少也得200余吨,一旦供应断绝,立刻就出现恐慌争夺。靠每天飞机空投只是杯水车薪,一包东西落下总有成百人蜂拥而至,落在后面抢不着的士兵,恼怒之下就用手里的冲锋枪向抢着的人扫射。稠密人群纷纷应声而倒。这样的空投场,就变成了自相残杀的屠场。
在双堆集的临时飞机场附近,是黄维兵团的野战医院。在这里集中了成千上万的伤兵,在空无一物的野地露宿,形同活地狱。伤兵的呻吟声、叫唤声、咒骂声,棍成一片,惨不忍闻。每天早上起来,总有许多伤兵直挺挺冻毙。黄维兵团完全陷入了绝境。
为了营救黄维兵团,12月6日,蒋介石在南京光华门外空军基地专门召开军事会议,寻求对策。会议在一个大房间举行,中间摆着一个大沙盘,按五千分之一的比例,把双堆集周围的地形和交战双方的态势都标记出来。这是由国民党空军在双堆集地区上空进行摄影后放大制作出来的。
空军副司令王叔铭在介绍情况时,蒋介石一直沉默地听着,一点精神也没有。当王叔铭说国民党空军手中有一种凝固汽油弹威力特大,可以使双堆集周围每一个村庄都化为灰烬时。蒋介石精神一振,沉郁的脸上顿添了喜悦之色,连声说道:“好!好!应该大量投掷,连同共军后方村庄都要投掷。这样,可以大量杀伤他们,叫他们的补给发生困难。”
于是会议决定国民党援军赶到后,立即由空军向双堆集投掷燃烧弹,以解黄维之围。
就在蒋介石使用一切手段企图救援黄维兵团之时,解放军淮海前线总前委也在调兵遣将,准备给黄维兵团最后一击。总前委在12月10日调整了南北两处包围的兵力部署,决定暂困杜聿明集团于陈官庄,集中兵力先吃掉被围在双堆集的黄维兵团。
在总前委这一决定下达后,原来参加包围杜聿明集团的华东野战军两个纵队迅速南下,部署在双堆集南面,同华东野战军的第6纵队、中原野战军的第4纵队,合组成南集团,协同陈锡联的西集团和陈赓的东集团,对黄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