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突出后再往南奔向蚌埠;第18师向东北角突围,突出后向东绕个圏子,再奔向蚌埠。
第18军11师向正西突围,这一路由黄维、胡琏亲自指挥,配属坦克向前开路,步兵跟着猛冲。黄维、胡琏、吴绍周各分配一辆坦克,以供突围冲击。只要前面打开缺口,便不顾一切闯出去。
第18军军长杨伯涛率领118师及所有工兵等残余部队,向西北角突围。突出后向西绕个圈子,再向南循蒙城蚌埠方向奔去。
黄维在宣布了这个突围计划后,命令各部队凡能够携带的武器,如轻、重机枪和冲锋枪、步枪等等,无论官兵,人手一支,尽量带走。凡不能带走的重武器,如迫击炮、山炮、野炮、榴弹炮等,均一律加以破坏。至于在双堆集野地露营的1万多名伤兵,无医无药无粮,决定全部弃之不顾。
突围命令下达后,蒋军各残部都惶恐万状,准备逃命。
12月15日中午,蒋介石派来了25架轰炸机,在5架战斗机的掩护下,向小马庄倾投重磅炸弹,炸得地动山摇,尘土冲天。守卫在小马庄阵地的解放军战士,就像铁人似的紧紧守住阵地,不少战士被飞起的泥土掩埋,随即又从泥土里钻出来。他们从这个弹坑眺到那个弹坑,从这个战壕跳到另一战壕、掩蔽洞,紧紧盯住黄维兵团在双堆集的行动。
黄昏时分,黄维率领残部进行绝望的突围了。黄维主要的突围方向是西方,陈锡联指挥西集团部队早已严阵以待,在双堆集西侧设置了严密的火网地带。当突围的坦克一进入火网,我军各种火器一齐开火,顿时打成了一片火海。暴风骤雨般的火力,连蒋军的坦克也承受不了。带头冲锋的5辆坦克,在猛烈炮火下不得不掉头向东逃跑。这一转头不要紧,跟在坦克后面的成群步兵,哗啦一声四散逃命,突围的敌人完全溃乱了。
这时,黄维、胡琏分别躲在各自的坦克里。这两辆坦克乘着混乱,冲出火网地带,向前狂窜。
前方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坦克驾驶员有些犹豫,减速等待黄维的指示。黄维朝前一指,坦克驾驶员开足马力,朝正西方奔去。而在黄维身后的胡琏却窜向西南方向的道路。
这一分道扬镳,黄维走向死路,胡琏却逃脱了。日后继续与解放军作对,成了蒋介石最得力的干将。
黄维和胡琏在突围时,根本就没有通知18军军长杨伯涛。当杨伯涛听到西面枪声大作,人声混乱,他才知道黄维和胡琏已经跑了。他急忙和118师师长尹钟岳亲自督队往外冲杀,无奈解放军的包围阵地似铜墙铁壁一般,碰来撞去,连一条缝也撞不出来。
本来,在准备突围时,杨伯涛和尹钟岳商量好,选了一个最勇敢的营长,由他打冲锋开路。哪知,这个营长刚冲上去,就被击毙了,部队无人指挥,也随之一团混乱。
杨伯涛和尹钟岳没有冲出去,但解放军却冲进了双堆集,一时前后左右到处都听到“缴枪不杀”的喊声。开始,蒋军还胡乱放枪,不一会儿,就再也没有人敢开枪了。杨伯涛本来是向西北角突围的。这时,见势头不对,乃转向正西朝黄维突围方向奔逃。可是,刚向西跑了不远,就被西面过来的一队解放军迎头痛击,部队一哄而散,各自逃命。杨伯涛见四下无路,便逃至一条小河边,绝望地跳入水中,企图自杀。
但是,小河水太浅,阎王也不肯收容,他在冰冻沏骨的水中几乎冻僵了。他伸手掏枪,枪早已丢了。于是,他又爬到岸上,成了解放军的俘虏。
三名解放军战士押着杨伯涛经过一座小桥时,杨伯涛乘人不备,猛地跳下河去,心想这回可以尽忠了。谁知枯水季节里哪条小河都淹不死人,倒弄得他一身污泥,徒增几分狼狈。他极度沮丧地:“我不当死也!”
陈锡联后来听说杨伯涛跳河自杀的,不由地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