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深水急。
在刘邓大军的后面,因汝河防御失利的国民党军85师急火火地追来,企图弥补过失挽回败局。
如果两天内不能渡过淮河,我军又将背水作战。
无桥,无船,河面又宽,刘邓大军十几万人怎么过河?
刘邓连夜在河边召开紧急会议。
邓小平说:“伯承先行指挥渡河;际春同志一同过去掌握部队;我和李达在后面指挥部队阻击。”
刘伯承道:“政委说了就是决定,立即行动。”
刘伯承到了河边,晨曦中的淮河显得难以驾驭。
有人向刘伯承报告说:一天前息县的保安团被我军穷追猛打,跳进河里的500名土匪全郁被淹死了。
刘伯承点了点头,没再问。上了一只竹排,手执一支竹竿,全神贯注地探测水深。
突然,他睁大眼睛:只见岸边有一匹正在饮水的马,忽然挣脱缰绳往水里跳。马夫死命拽住马尾巴,想把马拉回岸边。但那马劲大,竟将马夫拖人水中……
令人惊奇的是,马夫被拖到河中心竟未淹没,与马一同平安地上了南岸!
刘伯承目睹了这一切,他大声叫起来:“快!告诉李达参谋长,不必架桥了!可以徒涉!”
8月27日,刘邓大军顺顺利利全部渡过淮河。
我军刚一过完河,国民党军第85师赶到了淮河边。
师长吴绍周想:你刘伯承能过河,我也同样能过。于是立即下令全师涉水过河。
不料想先头人马一下水,立刻葬身鱼腹。工兵这才匆匆测量水位,只见那水位线节节上升……
吴绍周仰天长叹一声:“天助刘伯承也!”
在当地的老百姓中,曾有这样的传说:刘邓大军过淮河时,那天忽然下了大雪,淮河水转眼间就结冰了,刘邓大军过了河,那冰就化了!
这令人想起了陈赓兵团强渡黄河时,黄河岸边的老百姓也有相似的传说。
天助人助,这就是人民军队当年胜利的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