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一章 饮马长江
力已越过陇海线,快要到湖北境内了。根据白崇禧的意图,不是准备在衡州以北和我军作战,而是准备逐步撤退到衡州以南。因此,你们全军似有提早渡江时间的必要,并且不必全军到达北岸然后同时渡江,可以采取先后陆续渡江的方法……

    二、你们十三个军的使用问题,现在就宜大体确定。我们意见,湖北一个军,江西两个军,湖南三个军,共六个军可以固定下来。其余七个军及曾生纵队,应全部推进至以郴州为中心的区域,并准备在该区域与白崇禧打一仗(应估计白崇禧部约二十五万人左右,可能在该区域和我军作战)。

    林彪接到上述电报,面对巨幅军用地图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四野大军南下最大的问题是粮食困难,如果先头部队不能迅速渡江,后续部队就不宜行军过速,否则会挤在一起,就地征粮和从后方运粮都较困难,他最担心的就是先遣兵团被长江所挡。白崇禧因二野、三野主力渡江后已打到浙赣线,威胁到了他的右翼,他不得不将据守武汉的部队往南撤退。

    白军的南撤,为肖劲光率领的先遣兵团乘虚渡江创造了条件。

    5月10日,林彪、萧克电令肖劲光和陈伯钧:

    由于沿江粮食困难和我军须争取今年年底占领两广,因此渡江行动须尽量提前,湖北全境之敌较北平之敌所多无几,湘赣两省之敌约等于天津守敌,我军兵力绝对优势,同时我华野、中野皆已南进,对敌威胁甚大,白崇禧已准备逐步南撤,因此你们先头两个军(共八个师的兵力)应争取提前到达江边,并极力争取先头部队即到立渡,后续部队陆续继渡。

    此时,先遣兵团司令部驻扎在豫鄂两省交界处的鸡公山,平汉铁路从山脚下通过。肖劲光住在离车站不远处的一栋雅致的小别墅里,当年吴佩孚下野后曾在此静观时局,以待东山再起。

    肖劲光接到野司电令后,即令各部向长江北岸推进,并伺机渡江。

    刘邓、陈粟大军发起渡江战役之后,白崇禧始终没有精力顾及武汉方面的军事,他一直在操纵李宗仁与蒋介石钩心斗角,蒋、桂的矛盾并不因解放军打过了长江而缓和,相反,有愈演愈烈之势。

    4月22日,蒋介石约李宗仁到杭州会晤,何应钦、张群、白崇禧亦赴杭与蒋、李共商对策。蒋、李的会晤,本是白崇禧力劝李宗仁对蒋“摊牌”促成的,可是老蒋非常狡猾,丝毫不提“出国交权”的事。白崇禧见天气不好,怕当天赶不回武汉,他将程思远拉到一边,叮嘱道:“天气不好,我要起飞了,否则今天赶不回武汉。你要提醒德公,今天会议最重要的一桩事,就是同蒋先生‘摊牌’。这意味着蒋先生不走开,德公就辞职,借此来对蒋先生施压。”

    白崇禧一走,李宗仁被蒋介石的表演迷惑了,忘了来杭的主要目的是逼蒋介石交权。蒋介石不仅不提出国的事,反而提出要组织“中央非常委员会”,自任主席,要李宗仁任副主席,完全摆出了重新出山的架势。

    李宗仁说:“我因和谈而任代总统,和谈失败了,请蒋先生复任总统之职。”

    蒋介石在政治上远比李宗仁老辣,他见李宗仁露出了“摊牌”的意思,马上作出“高姿态”,说:“无论和战,都由你负责,我将予以积极支持。”

    李宗仁一时未品出这句话的含意,待傍晚登机返宁,顿感老蒋不仅没有放弃权力的意思,而且要以“支持”李代总统的名义,积极干预军政事务。

    白崇禧到武汉后,将突出暴露在长江北岸的军队撤往南岸布防。他的战略意图是以西南为后方,以湘赣为前沿,全力保住两广,借美援重振军备。要实现这一目标,他手中的兵力显然不够,必须将上海、杭州的中央军汤恩伯等部由浙赣线西调,与他的桂系和粤系余汉谋部会合。

    可是老蒋对解放军渡江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四野战军简介 >第四野战军目录 > 第十一章 饮马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