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六章 天涯追击
援,再以韩先楚部反包围增援之敌。

    于是在黄竹、美亭地区以敌第252师主力为中心逐渐形成了三层包围圈,敌我双方包围与反包围的斗争愈演愈烈。

    21日,龙书金指挥第128师对敌第252师发起围歼之战。此时从海口驰援之敌已进抵风门岭一线,企图里外夹击,击溃第43军登陆部队。

    风门岭距澄迈县城18公里,是澄迈至海口公路的咽喉要地,由西至东共有3座山峰,东侧的105高地为其制高点。

    风门岭之战是海南战役中至关重要的一次战斗,有点类似锦州战役时的塔山阻击战。第128师能否顺利围歼美亭之敌,关键在于能否挡住敌援军,一旦风门岭防线被突破,第43军登陆部队将陷于敌里外合击的危险境地。

    防守105高地的是第127师第381团一连,该连自上午9时战至黄昏,连续击退敌13次进攻,战况之惨烈为四野南下以来所仅见。随军记者于振瀛有如下一段记述:

    傍晚,传来105高地的消息:敌人集中了2个师的炮兵,100多挺轻重机枪,外加8架飞机,配合6个团的步兵,向我381团一连阵地连续进攻13次,其中有9次是整营的兵力。阵地上落了上千发炮弹,飞机投下的炸弹有好几百枚。山头被削平,石头被炸碎,红土被烧焦,死神在肆虐,我坚守105高地的英雄们子弹和手榴弹打光,工事多次被平毁,最后全连只剩下13个战士,其中10人负伤,但是他们仍然浴血奋战,同敌人展开白刃格斗,刺刀刺弯了,枪托砸断了,顽强地反复拼杀争夺,顶住了敌人疯狂的进攻,阵地屹立不动,阵地前却留下500多具敌人的尸体。

    当第43军登陆部队在美亭地区与数倍于己之敌浴血奋战之时,韩先楚率第40军主力共7个团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于黄昏时进抵美亭东西两侧,对敌形成包围态势。敌军发觉“共军主力”突然杀至,惊恐万状,连夜向府城、海口方向突围。

    在这个阴云密布漆黑一团的夜晚,敌我双方彻夜混战。由于第40军的包围圈尚未形成,敌增援部队大部逃脱,美亭之敌第252师主力在突围时被歼灭一个整团。敌军虽然在暗夜中大部突围,但是经此一战,军心动摇,在向海口撤退途中自乱阵脚,成溃逃之势。

    22日,蒋介石获悉“共军主力”在海南登陆成功,并击溃守军的消息后,严令薛岳“放弃海南,将部队撤运台湾”。

    薛岳见大势已去,匆忙由五公祠驱车至海南行政长官公署,与陈济棠急谋对策。

    “海南有十几万军队,怎么这么快就要撤退?”陈济棠大惑不解,不满地说,“是不是老蒋要你放弃海南将军队调去保卫他的台湾?你这个薛老虎不是挺能打的吗?罢罢罢!撤就撤吧,晚撤早撤一个样,天下早晚都得姓‘共’。”

    薛岳满面羞愧,10万大军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败下阵来,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上午10时,李铁军报告说共军主力进抵白莲地区,第62军等部被击溃正向海口撤退。薛岳终于定下总撤退的决心,电令李铁军:“放弃琼北,退守琼西,再策后图。”随后向各部下达全线南撤的命令:第一路军向万宁、乐会撤退;第二路军向陵水、保亭撤退;第三路军向北黎、八所撤退;第四路军及海、空军集结于榆林、三亚。同时致电台湾“国防部”,要求务必于26日前派大批舰船至榆林、三亚等港口,接运军队。

    当日下午1时,薛岳和陈济棠等在海口机场登机,飞逃台湾。

    23日拂晓,韩先楚、龙书金指挥登陆部队攻占府城。上午8时,先头部队进入海口。

    23日晚7时30分,邓华率第二梯队扬帆起航,于次日凌晨顺利登陆。至此,渡海兵团全部登陆成功,开始转入追歼残敌的战斗。

    邓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四野战军简介 >第四野战军目录 > 第十六章 天涯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