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击破黄粱
、三十军和我一起来了。当时,我也不能对孙连仲说我能过去。你看这……”
王定南说:“这是蒋介石对你不放心,孙连仲才这么决定的。”
高树勋叹了口气:“我已有所悟。不过既然是三个军齐头并进,我也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这恐怕消极了一些。”王定南望着高树勋,“刘司令员、邓政委本来是同意你一个军北上方案的。但现在是三个军北上,毛主席已电令刘司令员、邓政委,绝不允许三个军北上,阻止国民党实现在全国向我解放区进犯的战略。因此,刘邓首长希望你以民族大义为重,举行战场起义,立刻站到人民方面来。”
高树勋愣了一下:“就地起义?”
“对。为了给起义留下时间,刘邓首长已经同意推迟总攻。”王定南将底牌全部亮了出来,“当前正是关键时刻,现在起义,对你,对人民,对国家都贡献极大。”
高树勋在室内来回踱步,像是对王定南,又像是自言自语地说:“要走向革命……我是有决心的……只是……”
“你这样寄人篱下,终非长久之计。”王定南看出高树勋内心思绪的纷乱,话语随之尖锐起来,“退出内战,方不愧对死难之同胞;制止内战,方能告慰阵亡之将士;反对内战,方能保证八年抗战不至前功尽弃,中华民族方有真正复兴的希望。继续把命运系在蒋介石的战车上,高先生作为圈外的杂牌,终归难逃厄运啊!”
“我被他蒋委员长欺骗已非一日,什么‘党国以为干城’‘中正尤寄厚望’,无非是让我和八路军对垒,借八路军之手消灭我罢了。”高树勋愤然地说着,但神情依然有些恍惚,“定南,这些事,我想了并非一日,只是……”
王定南语重心长:“建侯兄,大是大非要当机立断,切不可优柔寡断!非常之人,才能立非常之功。”
高树勋眼睛亮了一下,继而又叹了口气:“多年来和我同甘共苦的妻子,还有本军许多军官的家眷,现在都在徐州。如果我们马上宣布起义,国民党岂不要加害于她们?”
高树勋的担心合乎情理,不解决这个问题,起义就很难顺利实现。王定南想了一下,十分诚恳地说:“这是一个实际问题,我马上去请示刘司令员、邓政委,设法解决。”
“好!好!”高树勋的情绪明显好转,“我等你的消息!”
二十八日清晨,王定南再一次穿过火线,直接到达峰峰指挥部。
听了王定南的汇报,邓小平说:“高部现在起义,不仅对当前作用很大,对今后的政治影响也很大。定南同志,时机很重要啊!”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刘伯承在屋里踱了几步,紧接着说道,“至于高夫人的安全问题,我们可以申请中央解决。定南同志,你先起草个电文,我来签发。”
一个重大而复杂的事情,就这样三言两语,果断而干脆地解决了。王定南很快起草好电报,交给刘伯承。刘伯承看到电报上不仅有请示,而且提出了“请新四军陈毅同志派人到徐州车站,接出高树勋夫人”的具体办法,十分满意,当即签了字,嘱咐参谋立刻发出。
时间紧迫,王定南准备辞行。邓小平握了握王定南的手:“转告高树勋将军,要从大局着眼,配合我军行动,对革命作出重大贡献。”
二十九日下午,王定南三过火线,带来了高树勋决心起义的消息。
平汉战役的“多米诺骨牌”倾倒了。高树勋所部一万余人的起义,不但迅速改变了平汉战场上敌我军事力量的对比,而且使国民党军的部署出现了一个大的缺口,军心也随之动摇。刘伯承、邓小平可以抽出手来,全力对付马法五的四十军和三十军了!
<er h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