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九章 旗开师出
宁是袋口,所以国民党军又把它称为“囊形地带”。

    不用说,这个插到国民党军占领区里面的“囊形地带”,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从陕甘宁边区防御上讲,它是个顶尖儿的独立前哨。有这么一个“前哨”,国民党军占领的关中、陇东两大地区所有大小城镇,都会提心吊胆不踏实。同时,它还对陇海铁路西段和陕甘宁公路交通线构成严重威胁。这又是一条便捷的运输线,中共陕甘宁边区正好利用这一缺口,进出一切物资,国民党政府对边区经济封锁每每落空,就是因为无法扎住这个“口袋”。所以,胡宗南一提起“囊形地带”就头痛,在蒋介石面前叫苦连天,也不知打了多少回主意,就是搞不到手。这一次,他的目标是延安,“囊形地带”不解决,他向宜、洛地区集结大军,屁股就晾在人前了。侧背受威胁、后方补给线不安全,何谈攻占延安?这是值得他用十倍兵力来做弹丸之地一篇小文章的根本动因。毛泽东的雄才大略显露出来了,他一眼便将胡宗南的心思看个八九不离十,说:“关中告急,贺龙过河,我看,陕北大戏恐怕就是这个样子开台啰!”

    西渡一纵延安机场展雄风,伤怀万人清凉山畔吊英灵

    所谓“关中告急”,在1946年11月底还只是一种“迹象”判断,而这时刚刚定编的晋绥军区第一纵队便已接到“西渡黄河、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命令。司令员张宗逊和政委廖汉生急急忙忙整理部队,立刻从阳高附近开到黄河东岸不远的临县三交镇,在那里补充物资和弹药。

    当时,贺龙在兴县,不放心,专程赶来给部队讲话。他永远是那身粗布军装,绑腿打得结结实实,扎着腰带。他照例是捧着大烟斗走到队前,叉开双腿挺直腰杆,朝大家笑着挥手高喊:“同志们辛苦了!”一纵官兵谁不熟悉贺龙,尤其三五八旅的老同志们,借着机会抡圆了拍巴掌,并山呼海啸一般齐声回答:“首长辛苦!”

    廖汉生咧着嘴跟身边的张宗逊嘀咕:“我们这个部队呀,什么时候贺老总到,什么时候情绪就高,没说的!”张宗逊直点头,两人双手也在不自觉地猛鼓掌。

    贺龙叼起烟斗,腾出双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喷口烟,说:“这些日子,同志们兼程西进,为啥子吗?为的是对付胡宗南这个老冤家!胡宗南这个司令长官,气派大得很哩。同志们啊,十个旅啊……”贺龙伸开五指翻了一翻:“不过不要怕!他那点玩意儿,没啥了不起。我们有党中央、有毛主席领导,有边区军民团结一心,胡宗南再大的派头,他也吓不着我们!”

    贺龙端起面前小木桌上一碗白开水,大喝一口,继续说:“不过,蒋介石这回可是够狠毒呀,他是横着心要来砸我们脑壳哩!进攻延安,想摧毁我们党中央啊!同志们现在就要西渡黄河,去给党中央和毛主席当警卫员,任务是艰巨的。时间过得好快哟,1941年,1943年,我们独一旅、三五八旅都曾西渡黄河,到陕甘宁边区战斗过嘛!1945年8月,我们又重返河东参加抗战大反攻,现如今,我们还是回去……都是老同志啰,老八路、老红军,党中央、毛主席对我们很信任,我们责任无比重大,得拿出点样子来嘛,让党中央、毛主席放心!”

    贺老总的粗嗓门伴随一纵指战员的脚步声踏上边区热土。边区就是边区,走到哪里都有老百姓在道路两旁,煮熟的鸡蛋晒干的红枣,把战士们口袋挎包都撑得鼓鼓的。吴堡、绥德、清涧、延川,终于到达临近延安的甘谷驿,廖汉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正想要部队拉拉歌子,突然,遇到一队坐在牲口驮子里的保育院娃娃。一了解,才知他们是奉命从延安撤出来的。原来形势已经这么严重了!队伍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歌也不唱了,赶紧甩开大步赶路。越往前去,碰到外撤的单位越多,大家就这样一路心急火燎赶到延安城东一个叫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一野战军简介 >第一野战军目录 > 第九章 旗开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