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九章 旗开师出
和大宁反扑。

    对付这个局面,中共中央军委游刃有余,当即下令河东二、四两个纵队抽出少部兵力在刚夺到手的各县之间运动防御,让敌人觉得有利可图,引诱他们一鼓作气往深里钻。这时候,主力则不动声色攥个拳头,躲到旁边某个便于机动的位置上,寻找歼敌战机:并且,趁敌人气势汹汹全力搏命那股热乎劲,神不知鬼不觉迂回到蒲县至临汾公路上,卡死交通要道,切断敌人六个旅退路。与此同时,太岳军区部队主动出击,钻到敌人老窝子里大干一场,袭击浮山、翼城和垣曲等一些城市,在敌后院点火,造成威胁。

    事实跟中央军委的神机妙算丝毫不差,敌六个旅上来就顾头不顾腚地往大宁跑,结果在蒲县以西地区接二连三遭到伏击,下到士兵上至旅长,全被打得晕头转向,找机会就往深山野地里钻,能溜尽溜,溜不掉的大队人马,眼巴巴上不了路。一时漫山遍野草木皆兵。于是,调头回撤。本以为这是条唯一的生路,谁知我二、四纵队主力此刻已瞅准机会,在敌人退路上布下天罗地网。回撤敌军早已疲惫不堪,这时我军突然出现,不要说打,一阵惊吓也够他们受用的。结果,敌后卫六十七旅一万多人在几个小时内便被“包了饺子”!

    吕梁地区这一仗打下来,胡宗南乱了章法,原定攻略陕北的行动不得不“重新考虑”。而阎锡山则不然,他在太原城里捧着茶壶心里有些滋味。早在抗战之初,阎锡山的“关门主义”就遇到“中央军”“王师入晋”的威胁。那时候,日军正在打山西,中共在晋东南的上党地区、晋西北和晋中吕梁地区,都辟建了根据地,蒋介石瞅准机会千方百计让“中央军”“跑马圈地”。结果好景不长,日本人越打越紧,“中央军”顶不住,阎老西的地盘几乎成了共产党的天下。好不容易熬到抗战胜利,阎锡山从“克难坡”回到太原,正要封门拉闸,重整山河,胡宗南闯进来了。胡拉大旗作虎皮,突然派出一个集团军说是奉中央电令,要经山西去河北受降。阎锡山一口回绝,理由也是响当当的,“抗战八年,山西境内体无完肤,大军过晋,粮秣补给和交通运输均感困难”。胡宗南不得不抬出蒋介石,并表示决不占山西丝毫便宜,仅仅借道而已,一到榆次就东出娘子关。阎锡山还能不让步么?只好明令欢迎,暗中戒备,拖延了胡部半个多月时间,还不许下级军官与胡军官兵接触,不许胡军进入城市。但胡军一开进山西能由着你阎锡山吗?顺手牵羊、雁过拔毛的事一而再,再而三,阎锡山忍气吞声。胡宗南那股牛气,他惹不起呀!他常想,要是能借共产党之手出一出这口恶气该有多好!现在,这个时刻终于来到了,可是,阎锡山心中又有了矛盾:唇亡齿寒,惊,此其一;幸灾乐祸,喜,此其二。

    几个月前的晋北战役,让阎老西在蒋介石心目中很没有面子。虽然半路上将临战的大同防务划归傅作义是救了场子,但在颜面上讲,多少有点儿让人下不来台的意思。之后便有胡宗南屡屡增兵晋南,说是为了收拾山西局面,打通同蒲铁路什么的,事实上还不是想给他阎某人下楔子!这下好了,胡宗南损兵折将,锐气大挫,最起码也多了一个饭桶陪着自己,不至于南京方面一提到山西就打我阎老西的屁股。阎锡山正想到得意处,忽然听到报告说,汾阳和孝义地区发现了共产党军队主力部队!这个消息使他大感意外,不由得浑身打个激灵:中共这一刀是冲自己来的呀!那么,在晋南究竟有多少中共“主力”呢?阎锡山不管三七二十一,急忙给驻守这一地区的所部第七十师发报求证。耐着性子等了一个礼拜,复电没有等到,却等到一个令人心碎的噩耗:孝义失守!

    这天是1947年1月17日,在胡宗南的日历上,是个凶日。太阳刚出山,关中“囊形地带”就有战报,说中共警备第一旅三团攻占了旬邑城。胡正要下令整十七师四十八旅一四三团驰援旬邑,中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一野战军简介 >第一野战军目录 > 第九章 旗开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