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章 和而不同
    王长辉赶紧追了上去。

    虽然他对莎句的治安情况非常放心,但在这种道路狭窄、相对僻静的小巷里穿梭,还是有些担忧。

    “你别到处乱走,注意安全。”王长辉追上唐玲,看着阡陌纵深的小巷,关切地嘱咐道。

    唐玲瞥了他一眼,满不在乎地说:“你不是说这里是全国最安全的地方吗?”

    王长辉尴尬一笑:“小心驶得万年船,谨慎一些总是好的。”

    两人在小巷里漫步,唐玲饶有兴致地欣赏着小路两旁年代有些久远的新疆民居。

    “在新疆,这种老房子已经不多了,这些都是作为一个时代的印记保留了下来。政府为新疆人民修建了整齐划一、宽敞明亮的安居富民房,很多人已经搬去了那里。”王长辉一边缓步而行,一边耐心解释。

    “我还是喜欢这些有年代感的地方,仿佛能听到历史沉稳的脉搏、轻微的呼吸。站在这里,总有一种时空变换、如同回到了过去的感觉。我能感受到遥远的历史朝我扑面而来,维吾尔族和汉族即使风格不同,但却一直在同频共振。”唐玲仰望苍穹,缓缓闭上眼睛,深有感触地说道。

    王长辉不置可否。

    他觉得自己没有唐玲那般敏锐的感性和丰富的情感,所以感受不到她的感觉。

    他的心里只有一句极度现实的话:“你最好能和莎句共振出一座上海书城!”

    唐玲忽然睁开眼睛,笑着感叹道:“以前只在书里看到的一句话:‘同呼吸,共命运’,现在算是真切感受到了!”

    “那莎句上海书城的命运齿轮是不是要开始转动了?”王长辉抓住机会,赶紧再次强调此次喀什之行的目的和意义,提醒唐玲不要玩物丧志。

    唐玲怎能听不懂王长辉话里的深意,笑道:“王局长一心为公,其心可鉴。可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做设计的,更是如此。这万里长征刚刚迈出第一步,你就急于把红旗插上总统府了?我的师兄,欲速则不达。命运的齿轮到底有没有开始转动我不知道,但我们还得到处走动走动。”

    接下来几天,王长辉便陪着唐玲四处转悠。

    他们绕开喀赞其老街和阿勒屯广场等人流密集之处,专门选在维吾尔族聚集区域转悠。

    王长辉援疆三个多月来,这是他第一次彻底走遍了莎句的大街小巷,对莎句县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触。

    看着莎句在援疆前指莎句分指的援助和建设下呈现出的一片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王长辉感到了无比的自豪和骄傲,可也深感无地自容。

    这种无地自容的深深挫败感,源于眼前这些已呈现的亮眼成绩,均和他无关,是上几批援疆干部做出的成绩。

    他的功劳簿上,依然是一片空白。

    这种矛盾的心情,让他的情绪有些低落。

    而跟着唐玲走遍莎句,他低落的情绪已然变得有些绝望。

    那些居民聚集地周边,大多是低矮、破旧的商铺,能否满足上海书城的规模、品牌调性暂且不谈,就连上海前指提出的做文化润疆工程标杆的要求都相距甚远。

    在莎句的第三天,唐玲忽然接到一个电话,必须得立刻赶回上海。

    在送唐玲去喀什机场的车上,两人一言不发,气氛有些沉闷。

    这两天转下来,王长辉根本不必开口追问唐玲设计构想,他自己亲眼看到的情形就足以给他答案。

    还是唐玲先开口。

    “师兄,为什么我要你陪着我在莎句走街串巷,你现在应该明白我的良苦用心了吧。”唐玲的话竟有些伤感。

    “明白了。”

    “做设计和规划,不能仅仅只坐在办公室里,高高在上地用上帝视角去俯视众生,只关心自己想要什么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丝路文雨简介 >丝路文雨目录 > 第9章 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