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法律在壮大-1
的死亡中分得出谁是富农呢?柯罗连科在《致卢那察尔斯基的书信集》中(尽管后者答应过,但我国从来没有出版过这个集子)解释造成国内遍地饿殍、民不聊生的原因说:这是由于一切生产率的下降(劳动的手都去拿武器了),由于农民丧失了对政府的信任,丧失了哪怕给自己留下一小部分收成的希望。将来会有人算清这笔帐:根据布列斯特和约,从失去抗议声的俄国,甚至从未来的饥荒区,用了好多个月好多节车皮给继续在西方作战的德意志帝国供应了多少粮食。
一条笔直的、短短的因果链条:伏尔加河流域一带的人所以吃自己的子女,是由于我们当年急不可耐地取消了立宪会议。
但是政治家的天才就在于从人民的灾难中也能取得成功。这确是神机妙算须知可以一箭三雕呀;现在让神甫们去养活伏尔加流域吧!他们是基督教徒,他们是慈悲为怀的!
1.拒绝就把整个饥荒嫁祸于他们,并可以把教会摧毁;
2.同意我们就把教堂彻底打扫干净;
3.在两种场合都可充实货币储备。
而且,这条妙计看来还是教会自己的行为给提醒的。正如吉洪总主教所陈述,还在一九二一年八月,在饥荒刚发生的时候,教会就成立了救济饥民的教区委员会和全俄委员会,开始募集钱款。但是,容许来自教会的直接救济送到饥民嘴里,那就等于破坏无产阶级专政。委员会被查禁了,而钱款则收归国库。总主教还向罗马教室和坎特伯雷大主教求助但这也被制止了,解释说,只有苏维埃政权才有权同外国人进行谈判。而且何必大惊小怪;报纸上写着,当局自己有一切办法来应付饥荒。
而在伏尔加流域正在吃草、吃鞋掌、啃门框。最后,在一九二一年十二月,救委会(国家救济饥民委员会)向教会提出建议,为饥民捐献教会的贵重物品,不是所有贵重物品,与教仪有关的物品不必捐献。总主教同意了,救委会制订了一项实施细则:一切捐献必须是自愿的!一九二二年二月十九日总主教发表文告;允许各教区委员会捐献无关教仪的贵重物品。
这样一来,一切又可能化为蒙蔽无产阶级意志的妥协。
思想如迅雷闪电!思想变成法令。全俄中执委二月二十六日的法令:从教堂收取一切贵重物品为了饥民!
总主教给加里宁写信加里宁没有答复。于是,总主教于二月二十六日发布了新的、致命的文告:从教会的观点看,这类行动是渎神行为,因此我们不能同意这种收取。
过了半个世纪的漫长的岁月后,现在不难对总主教提出责备。基督教会的领导人当然不该为这样一些思想分心:苏维埃政权有没有其他的资源,或者,是谁把伏尔加流域搞得没有饭吃;他们也不该抓住这些贵重物品不放,信仰的复活(如果还能复活)完全不在这些东西上面。但是也应当为这个不幸的总主教设身处地想一下。他的当选已经是在十月革命之后,在短短的几年内领导着备受排挤、迫害、处决而他又受托保存的教会。
这时报纸上立刻发动了对总主教及高级教职人员的稳操胜券的围攻,说他们正利用饥荒的瘦骨嶙峋的手来枪杀伏尔加流域!总主教抵抗得越顽强,他的地位也就变得越虚弱。三月,在宗教界内部也开展了一个让出贵重物品、同当局协调一致的运动。参加救委会中央的安东宁?格拉诺夫斯基主教向加里宁表达了还没有完全消除的担心:quot;教徒们感到不安的是,教会的贵重物品可能会用于与他们心灵格格不久的狭隘的其他目的。quot;(了解先进学说一般原则的有经验的读者会同意这是很可能的。因为共产国际和正在解放中的东方的需要,其迫切程度并不亚于伏尔加流域。)
彼得格勒的大主教文汉明也处于无疑的激奋状态中:quot;这是上帝之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