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法律成熟了-1
但是,那些发了疯似地从西方向我国边界的铁丝网爬来,好让我们根据刑法典第七十一条quot;擅自返回苏俄罪quot;把他们毙掉的人群在哪里?与科学的预见相反,竟没有出现这种人群,因此,向库尔斯基授意的这个条文就落了空。全俄罗斯唯一的一个这样的怪人就是萨温科夫,但就是对他也没有用上这个条文。可是另一种相反的惩罚--代替枪决的驱逐出境,却广泛地毫不迟延地试用了。
还在起草刑法典的那些日子里,列宁灵机一动于五月十九日写道:
quot;捷尔任斯基同志!谈谈把为反革命帮忙的作家和教授驱逐出境的问题。这件事要准备得周密一些。不准备好我们会干出蠢事。……这事应当这样处理:把这些军事间谍全抓起来,而且要不断地抓,有计划地抓,把他们驱逐出境。请将这封信密交(不要复制)政治局委员传阅。quot;
由于此项措施的重要性和教育意义,这个便条自然具有机密性。苏联国内一刀切似地红白分明的阶级力量配置,单单被这个资产阶级旧知识分子的轮廓不清的凝块破坏了。这个旧知识界在思想领域起着真正的军事间谍作用--因此除了把这一团思想淤血赶快刮干净并扔出国境以外,再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列宁同志本人已经病倒了,但政治局委员们显然表示了赞同,于是捷尔任斯基同志就实行了捕捉,一九二二年底把将近三百名知名俄国文学家装上了……驳船?……不,装上了一艘轮船送进欧洲垃圾堆(在那里站住了脚并出了名的人中有哲学家洛斯基、布尔加科夫、别尔佳耶夫、斯捷朋、维舍斯拉夫采夫、卡尔萨文、弗兰克、伊林;有历史学家梅尔左诺夫、米亚科金、基泽维捷尔、拉普申等;文学家和政论家瓦尔德、伊兹戈耶夫、奥索尔金、佩舍霍诺夫。在一九二三年初还有分小批驱逐出去的,如列夫?托尔斯泰的秘书布尔加科夫。因交友不慎被牵扯进去的还有一些数学家,如谢利瓦诺夫)。
然而,不断地抓--没有做到。也许是因为流亡者们大喊大叫说这是给他们送来quot;礼物quot;,反正弄明白了这个办法也不是最好的,白白地放走了枪决材料,而在那个垃圾堆里还可能长出有毒的花来。于是就放弃了这个办法。以后的清洗办法,或者是去见杜鹤宁,或者是去quot;群岛quot;。
1926年批准的(一直到赫鲁晓夫时期)改善了的刑法典把所有以前的分散的政治条文拧在一起,织成一张五十八条的结实的拉网--专门用来干这种捕捞的活儿。捕捞的对象很快就扩大到工程技术知识界--它是特别危险的,因为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实力地位,并且单靠一个quot;先进学说quot;很难加以控制。现在明白过来了,那次为奥尔登博格尔昭雪的审判是错误的。(那时本可以揪出一个挺像样的中心!)--还有克雷连科打的那张包票:quot;在一九二0--二一年已经谈不到工程师的怠工quot;也说得太急了。不是怠工,比怠工更坏--是暗害行为(这个词儿好像是沙赫特案件的一名普通侦查员的发明)。
刚刚明白了现在要抓暗害行为,--尽管这个概念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所有工业部门、在各个生产单位,这种行为就一件一件毫不费力地揭发出来了。然而,在这些零零碎碎的发现中还没有完整的意图,执行的技术也不够完美,而这正是斯大林的天性以及我国司法机关的侦缉部门一贯追求的目标。并且我们的法律终于到了成熟期,可以拿出点真正完美的东西叫全世界瞧瞧了!这东西就是一次统一的、大型的、协调得很好的审判,这一次是对工程师们审判。这样就搞起了
11)沙赫特案件(一九二八年五月十八日--七月十五日)。苏联最高法院专门庭,审判长维辛斯基(当时还是第一国立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