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群岛之舟-1
一个被妖术控制的群岛的成干个岛屿,星罗棋布于几乎从白令海峡到博斯普鲁斯海峡之间的广大地域。这些岛屿是不可见的,但确实存在着。人们还利用同样不可见的方式,从一个岛屿到另一个岛屿,不间断地运送着具有血肉、体积和重量的不可见的囚徒。
通过哪里运送?用什么交通工具?
有专设的大型港口--递解监狱;也有简易港口--劳改营递解点;有特制的封闭式钢壳船只--quot;囚犯车厢quot;。在碇泊场上接送他们的不是舢舨和汽艇,而是同样封闭式的钢壳的运转灵便的quot;乌鸦车quot;。quot;囚犯车厢quot;是按照铁路行车时刻表运行的。另外,在需要的时候,还发出长串的运输车队--用运牲畜的红色闷罐车皮编组的列车--从一个港口拉到另一个港口,从群岛的一端沿对角线直达另一端。
这是一套多么有条不紊的体系!这是人们花了几十年时间不慌不忙地建立起来的,是一群吃得饱饱的、制服笔挺、从容不迫的人们缔造起来的。每逢单日十七时正,基涅什马押解队在莫斯科北站接收布蒂尔卡、普列斯尼亚及塔干卡各监狱的quot;乌鸦车quot;运来的解犯。每逢双日早六时前,伊万诺沃押解队到达车站,从车厢里带出并负责看押前往涅列赫塔、别热茨克、博洛戈耶的中转解犯。
这一切就发生在你们身边,紧挨着你们,可是你们都是看不见的(当然也可以闭眼不看)。这些贱民们上下车,在大站上是在离客运月台很远的地方,只有搬道工和巡道工才看得见。在较小的站上,也是专找两座仓库之间的僻静夹道。quot;乌鸦车quot;屁股朝着quot;泽克车厢quot;倒开过去,踏板对准踏板。囚犯投工夫扭脸看站房、看你们,看其他车厢。他只来得及看踏板(有时最低一级的踏板都有他腰那么高,连爬上去的力气也没有),从quot;乌鸦车quot;到quot;犯车quot;车厢之间的狭窄通道两旁站满了押解队员。他们一个劲儿地吼叫着:quot;快!快!……上!上!……quot;,有的还挥舞着刺刀。
你们领着孩子,提着箱子、网兜,在月台上匆匆走过,自然无暇留意:这趟列车为什么多挂了一节行李车?这一节没有标记的车厢的确很像是行李车。它的窗口也是斜钉着铁栅栏。里面是黑洞洞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车里乘坐着当兵的--祖国的卫士们。而且每次停车总有两个军人吹着口哨在车厢两边巡逻,同时斜眼瞧着车底下。
列车开动了。你们可知道,沿着同一条蜿蜒曲折的轨道,跟随着同一股煤烟,穿越过同一片田野,飞掠过同一排电线杆、草垛,百来个囚徒的苦厄困顿的命运,百来颗受尽熬煎的心正与你们同行。他们甚至比你们早几秒钟通过这一段道路--但是,那在你们的玻璃窗外的空气中一闪而过的苦难,比之划过水面的手指只能留下更少的痕迹。在熟悉而单调的列车生活中(开着口的卧具包,放在托盘上送来的茶水),你们难道能够领悟到有一幅多么阴郁可怖的情景仅仅在三秒钟之前通过了你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欧几里得空间?你们的车厢包房里共坐了四位乘客,你们嫌挤,你们颇不满意。可是难道你们能够相信,难道你们能够相信下面这几行字吗?一瞬间之前驶过这个空间的同样大小的一间包房里坐着十四个人。而如果竟是二十五个人呢?如果竟是三十个呢?
quot;泽克车厢quot;--多么令人厌恶的简称!刽子手们发明的简称无不如是。他们想说明这是运送犯人的车厢。但是这个字眼,除了在监狱的文书上,在哪里也没有站得住脚。囚犯们习惯于称它为quot;斯托雷乎quot;车厢,或者简单地叫做quot;斯托雷平quot;。
随着我国铁路交通的普及,押解囚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