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群岛之港
们却好像是抹了松节油一样,没完没了地把犯人们从一个监室赶到另一个。刚刚安顿下来,--quot;起--来--!换监室!quot;又得去抢地盘。造成超员的原因是这样的:三个月没让洗澡,虱子大繁殖,虱子引起了腿部溃疡和伤寒病。为了防止伤寒病蔓延,递解站被宣布隔离,四个月没有发送解犯。
quot;伙计们,问题不在伊万诺沃监狱本身,关键在年份。一九三七到三八年,那是自然的。不用说犯人,就连递解站的石头也挤得哎哟叫唤了。伊尔库茨克的也一样,它也算不了什么特别的递解站。可是在一九三八年,狱医们连往监室里伸伸头都不敢,只在走廊里转悠。牢头朝监室里喊;昏迷过去的--快出来!quot;
quot;三七年,伙计们,经过西伯利亚往科雷马去的人流没有断过,全都堵在鄂霍茨克海岸和符拉迪沃斯托克。往科雷马去的轮船一个月只能运三万。可是莫斯科不管这一套,一个劲儿地朝这边轰人。结果积压了十万。明白了吗?quot;
quot;谁数过?quot;
quot;该数的人数过。quot;
quot;如果说的是符拉迪沃斯托克递解站,那地方三七年二月顶多有四万人。quot;
quot;可是一卡在那儿就是好几个月。臭虫满床爬,像蝗虫一样!一天给半杯水:再多没有了!没人去运水!有一个隔离区全是朝鲜人,害痢疾死光了,一个不剩!我们的隔离区每天早晨拉出去一百口子。他们盖一座停尸房,叫犯人拉车运石料。今天你运料,明天人家运你。到秋天斑疹伤寒又传染开了。我们也采取这个办法,尸首不发臭味我们不交出去,照领他的口粮。药品是一点鸡没有。我们爬到隔离区边上求他们--给点药吧!了望塔上就朝我们开枪。后来把伤寒病人集中到一间单独的棚屋。也来不及全都抬进去,从里面出来的也没有几个。那儿的板铺是两层的。上头的发着高热,大小便下不了床,就往下铺的人身上浇:那里躺着一千五百来人。卫生员全是盗窃犯。他们从死人嘴里拔金牙。就是对活人他们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做的事……quot;
quot;为什么老说你们的三七年、三七年?四九年在瓦尼诺湾,第五隔离区,--不想说吗?三万五千人。也是一连呆好几个月!又是因为解决不了去科雷马的运输问题。不知道为什么原因,他们每天夜里把人们从一间棚屋赶到另一间,从一个隔离区赶到另立个。就跟在法西斯那儿一样:又是吹哨,又是吼叫。--一个不剩地出来!而且都得跑步!干什么都得跑步!押着一百人去领面包--跑步!领菜汤--跑步!什么食具也没有。菜汤能盛在哪儿就盛在哪儿--用衣襟兜着也行,用手捧也行!喝的水是用大水箱运来的,没东西舀,就打开口子让它自己流。谁能把嘴凑上去,水就是他的。犯人们在水箱前头干起架来--了望塔上就朝他们开了火!和在法西斯手里一楼一样。乌斯维特勒的长官捷列维延科来到现场。一个空军驾驶员当着大伙的面向他走过去,扯开胸前的军装上衣说:我有七颗战功勋章!谁给你们权利朝隔离区开枪?捷列维延科说:我们今天开了枪,将来还要手枪,一直到你们学会守规矩。
quot;不,伙计们,这些还不算递解站。基洛夫递解站才是真格儿的!不说什么情况特殊的一年,就拿四七年来说吧--基洛夫递解站监室的房门要靠两个牢头用皮靴硬把人蹬进去才能关上。九月间(基洛夫市以前叫维雅特卡,可不是在黑海边上),三层板铺上所有的人都热得脱光了衣裳坐着--说坐着是因为根本没有躺下的地方:一排人靠床头坐,一排人靠床脚坐。过道的地上也坐着两排,中间还有一排人站着。他们互相倒换。背包拿在手里或者搁在膝盖上,因为没有地方摆。只有盗窃犯宽宽敞敞地躺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