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群岛病灶的扩散-1
极一样)!吃饭直接在工地上(吃的是冷饭)!发现弄虚作假--送法庭审判!
一月间开始了分水岭大会战!各大队带着伙房和家什全集中到了一个工段!帐篷不够,睡在雪地里--没有什么,我们能克服!运河是遵照……的倡议……修建的……
从莫斯科来了个一号命令:quot;宣布直到竣工为止的全面突击quot;每天下班以后,把女打字员、女办事员、洗衣女工一律轰到工地上去劳动。
二月,整个白海运河劳改营范围内禁止接见亲属。不知道是因为斑疹伤寒的威胁,还是为了对犯人施加压力。
四月,四十八小时的连续突击--乌啦!了不起啊!!--三万人不睡觉!
一九三三年五月一日前夕,人民委员雅戈达向敬爱的导师报告:运河按期完工了。
一九三三年七月,斯大林、伏罗希洛夫和基洛夫乘船巡视运河,进行了一次愉快的旅行。有一张照片,他们坐在甲板上的藤椅里,quot;吸着烟,谈笑风生quot;。(基洛夫的命运当时已经注定了,不过他还不知道。)
八月间,一百二十名作家做了运河之游。
该地区没有为运河服务和操作的人员,他们把扫地出门的富农运到那里(quot;特别移民quot;),别尔曼亲自选定了他们的定居点。
而大部分quot;运河军战士quot;们从这里开拔,前去修建下一条运河--伏尔加莫斯科运河。
让我们暂且抛开这一部嘴尖皮厚的集体大作吧。
不管索洛维汉看起来多么阴森,可是从索洛维茨押到白波运河工地来继续服刑(也许是送终)的犯人们到这里来以后才真地感到以前不过是闹着玩,只是到这里以后才发现了真正的,也就是我们大家后来都逐渐熟悉了的劳改营是什么模样。与说教宣传交织着的一刻不停的骂娘声和野蛮的吵闹声代替了索洛维茨的寂静。连白波运河劳改营管理处所在地麦德维日戈尔斯克的劳改点,每一架所谓quot;小车厢quot;(当时已经发明了这个东西)里不是睡四个人,而是睡八个:每块板上交错着躺两个。代替修道院的石砌建筑的是透风的!临时工棚,再不就是帐篷,再不就干脆睡在雪地上。连从惩戒工段别列兹尼基调来的人也都说这里实在够呛,尽管他们那里也是一天干十二小时。超产日。突击夜战。quot;献出全部--不要分毫quot;……由于现场的拥挤和混乱,爆破岩石时造成许多人残废和死亡。蹲在大圆石缝里往肚里灌冰凉的稀汤。干的是什么样的活儿,我们在前面已经读到了。关于伙食怎么样--请问一九三一至一九三三年能有什么样的伙食?(据安娜?斯克里普尼科娃说,在麦德维日戈尔斯克的自由雇员食堂里,也只供应放了几条刀鱼和几粒麦片的浑汤。)衣服--是自己家里穿来的一身,直到磨得稀烂。招呼只有一句,吆喝只有一句,口头语只有一句:quot;快干!快干!快干!……quot;
据说开工后头一个冬天,一九三一与一九三二年之交,就死掉了十万人--等于运河工地上经常保持的人数。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倒不如说这是个缩小的数字:在类似的情况下,在战时的劳改营里,每天百分之一的死亡率是平平常常、众所周知的事。按这个比率,运河工地上的十万人在三个月内就可以死完。此外还有整整一个夏天呢,还有另外一个冬天呢。可以估计,少说也死了三十万。
一九三三年初,各劳改营同时关押的犯人总数可能还不超过一百万。一九三三年五月八日斯大林和莫洛托夫签署的秘密《指令》提供的数字是八十万。为了对这些数字不感到奇怪,必须考虑到这种因大批死亡而造成的人员更新,这种以新的活犯人替换死掉的犯人。
索洛维茨的老犯人员维特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