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九章 杂役-1
加到一起,也不及quot;五十八条quot;中专家人数的五分之一。医生和工程师差不多全是quot;五十八条quot;。就以一般诚实的人和能办事的人来说,在自由人当中也找不出像quot;五十八条quot;这样好的。结果东家们变成了唯一科学理论的隐蔽的反对派,他们暗地里把quot;五十八条quot;安插在杂役的位置上(不过最肥美的差事总是留给普通犯。长官们跟这些人容易谈到一块。而且人大诚实了也碍事)。安插尽管安插,可是每当有关指令重申一次(而指令是经常重申的),每当调查团下来以前(而他们是经常下来的),长官们即不犹豫也不心疼,白嫩的大手一挥,就把属于第五十八条的杂役通通轰到一般劳动上去。花了数月工夫惨淡经营起来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好光景一日之间就灰飞烟灭了。被轰下台本身还不算要命,最叫当杂役的政治犯提心吊胆、不得安生的是没完没了的有关末日来临的小道消息。这些传闻毒化着杂役们的整个生活。只有普通犯能安安稳稳地享受杂役的地位。(不过,调查团一走,生产工作慢慢地垮下来,工程师们又被悄悄地挽回杂役的岗位上,直到下次调查团来再轰下去。)

    还有一批人,他们不单纯是quot;五十八条quot;,莫斯科在他的监狱档案上还打了一个单独的诅咒的烙印:quot;此人只可使用于一般劳动!quot;一九三八年许多科雷马人都盖了这样的烙印。对于这批人来说,连混上个洗衣妇或者毡靴烘烤工的差事都是不可企及的幻想。

    《共产党宣言》上是怎么写的?--quot;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灵光,quot;(说得相当像!)quot;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quot;但总还是出钱招雇的!总还是让他们干自己的本行!如果是派去干一般劳动又该怎么说?派去伐木又该怎么说?而且是quot;不出钱quot;的!而且是不管饭的!……诚然、把医生撤下来去干一般劳动是不常有的事,因为他们也要给长官的家底看病。至于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那只能在一般劳动里把他们报销掉,这些人当杂役什么也干不了。

    作业班长在劳改营中的地位很特别。照劳改营的规定,他们不算杂役,可是也不能把他们称为苦力。因此本章的议论也适用于他们。

    和在战斗中一样,在劳改营里也没有详细讨论的时间:杂役的职业到了手边,你就自然会把它抓住。

    但是几年、几十年过去了,我们活下来,我们的同伴们死去了。我们开始向大吃一惊的自由人和摸不关心的下一代一点点地揭示我们在那边经历的几乎没有任何人性的世界,--而我们必须以人类的良心为准则对它做出评价。

    这里遇到的主要道德问题之一就是关于杂役的问题。

    在为那个劳改营中篇小说quot;选择主人翁的时候,我选定了一个做苦工的,我不可能选中其他任何人,因为只有做苦工的人才看得清劳改营里真正的相互关系(正如只有步兵这个砝码才称得出战争的全部重量一样。但不知为什么写回忆录的总不是他)。小说选择了这样一个主人翁,又有一些刺耳的话,使得某些前杂役大为恼火,认为受了侮辱--而我已经说过,活下来的人十之八九都是杂役。这时候出来了一本季亚科夫写的quot;一个杂役的札记quot;(《经历札记》)。它自鸣得意地肯定他们在自找门路方面的足智多谋和不惜任何代价求得活命的方法之巧妙。(这样的书本应当在我那本书之前出现的。)

    在似乎可以发发议论的那短短的几个月,突然冒出来了一个关于杂役问题的讨论,对劳改营杂役地位的道德问题出现了某种一般性的提法。但是在我国任何一种情报都不许说得透彻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古拉格群岛简介 >古拉格群岛目录 > 第九章 杂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