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政治犯的替身
魏特卢加人马克西莫夫。他从战争开始就在炮兵部队服役。冬天,政治指导员召集他们讨论《真理报》社论(一九四二年一月十六日:《今冬痛击德寇,使它来春不能再起!》),马克西莫夫也立正发言。他说:quot;对呀!就是要趁着狂风大雪,趁着他们没有毡靴的时候赶走这些畜牲,尽管我们自己碰巧也只穿着单鞋。不然到了春天他们的技术装备就更不好对付了……quot;指导员也拍了巴掌,好像没有问题。可是死灭尔施(除奸处)叫了去,quot;拧quot;上了八年--quot;吹捧德军技术装备quot;。五十八条。(马克西莫夫的文化程度是农村小学一年级。他的儿子,共青团员,从军队来劳改营探望,要求他爸爸:quot;信里不要把你被捕的事告诉俺娘,就说你现在还在部队,是人家不放。quot;老婆按quot;信箱quot;号码给他写回信说:quot;你的年龄早超过了,为什么总不放你?quot;押解队员看这个马克西莫夫总是胡子拉碴、垂头丧气,而且耳朵还有些聋,就给他出主意说:quot;你写信告诉她,你在部队里提了干,所以人家不让走了。quot;马克西莫夫又聋又呆,在工地上有人气极了骂他:quot;你把五十八条的脸都丢净了!quot;)
孩子们在集体农庄俱乐部里游戏打闹,脊背从墙上蹭下几张什么宣传画。两个年纪大些的依五十八条判了刑(依据一九三五年法令,十二岁以上儿童对一切罪行均应负刑事责任!)。家长们也没有脱身,说是他们教唆的,指使的。
十六岁的楚瓦什族中学生用非本民族的俄文写错了壁报上的标语。五十八条,五年。
国营农场会计室挂着一张标语:quot;生活得更好了,生活得更快乐了!quot;(斯大林)。不知谁用红铅笔在尾巴上加了一个字母quot;yquot;,意思变成quot;斯大林生活得更快乐了!quot;没有调查作案者,索性把会计室全体人员都捉了进去。
格谢尔?伯恩施坦和他的妻子别夏斯纳娅得到五十八一10,五年,是为了……在家里搞一次招魂会1(侦查员使劲地追问:还有谁和你们一起胡搞,快招出来!可是在劳改营里都传说格谢尔坐车是因为quot;算命quot;。--于是杂役们把面包和烟草拿来给他:给我也算个命吧!)
荒唐吗?古怪吗?不可理解吗?没有什么不可理解,这正是quot;作为说服手段的镇压quot;。俗话说;先打鹊雀和乌鸦,到头就能打到白天鹅。挨着个儿打,最后总能打中要找的目标。大规模镇压的首要意义就在于;真正厉害的和隐藏得很深的人,单个儿是抓不到的,在大规模的镇任中就会落网和灭亡。
为了给抓捕偶然的或预定的对象找理由,什么样的荒诞无稽的罪名没有罗织出来过!
格里戈里?叶菲莫维奇?格涅拉洛夫(斯摩棱斯克省)的罪名是:quot;因仇恨苏维埃政权而酗酒quot;(他酗酒是因为和老婆关系不好)。--八年。
伊琳娜?图钦斯卡娅(索弗罗尼茨基quot;的儿子的未婚妻)走出教堂的时候被捕,罪名是在教堂里quot;祈祷让斯大林快点死quot;。(谁能听见她的祈祷?!)--恐怖行为!二十五年。
亚历山大?巴比奇的罪名是:quot;一九一六年在土耳其陆军中服务时从事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活动(实际上他是土耳其前线上的俄国志愿兵)。因为附带还指控他于一九四一年有过将破冰船quot;萨德阔号quot;。交给德国人的意图(他是在这条船上被逮捕的),所以判决是;枪毙!(改判为十年,在劳改营中死去。)
谢尔盖?斯杰潘诺维奇?费多罗夫,炮兵工程师,罪名是quot;破坏性地扣压青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