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章 我原来是贵族
天天冒出些诸如“有朋自远方来,必诛之”之类的惊人之语,也够让人头疼的。

    其实,徐志道的话也触动了朱祐樘的心。

    他也不忍直接大军镇压,毕竟都是大明的子民。

    他深知百姓造反大多是因为被逼无奈,走投无路。

    想想太祖当年不也是活不下去了,才开局一个碗就举兵造反,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

    朱祐樘清楚皇权不容亵渎,即便他想少造杀孽,底下的大臣也不会答应。

    朝廷的威严和稳定是首要的,在大臣们看来,对造反者的严惩是维护这种威严和稳定的必要手段。

    他只能先武力镇压,之后再找个理由大赦天下吧,这样既能维护朝廷的面子,又能减少杀戮。

    看着自己只有朱厚照一个子嗣顺利长大,他也想为儿孙积些德,不希望因为过多的杀戮而影响了大明的国运。

    “三位阁老,先去拟旨吧。

    朕有些乏了。”

    弘治皇帝疲惫地挥了挥手,他需要时间来思考这些问题,也需要暂时摆脱这朝堂上的纷争。

    三位阁老与杨廷和领命退下,各自神色复杂。

    刘健微微摇头,显然对徐志道的言论仍心存不满,他觉得徐志道的想法太过幼稚,会破坏朝廷的规矩。

    李东阳眉头紧锁,似在沉思,他在思考徐志道的话是否有一丝可取之处,尽管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但也意识到这平乱之事或许没有那么简单。

    谢迁看了徐志道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若有所思,他觉得徐志道的想法虽然大胆,但也不失为一种新的思路。

    杨廷和则是欲言又止,他有自己的想法,但在这种场合下,他选择暂时保持沉默,只待寻得时机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几人走后。

    “唉,都出来吧。”

    朱祐樘叹了口气,唤躲在后面的张仑与朱厚照出来,他们三人的事还没完呢。

    这三个孩子,一个是英国公独孙,一个是中山王之后,还有一个太子。

    今天的事他们既然遇见了,朱祐樘需要好好教导他们,让他们明白朝堂之事的复杂和严肃。

    “徐志道,朕知你有神童之名,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你应当明白。

    虽说你所言朕亦认同,可有些事连朕也无力改变。

    你既然入了国子监,便是朕的学生。

    朕很看重你,不希望你过于张扬。

    这朝堂之上,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你的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朱祐樘语重心长地说道,他希望徐志道能明白自己的苦心,在这复杂的环境中学会保护自己,同时也能为朝廷做出贡献。

    徐志道明白,皇帝的教诲可不是常人能得的,这是一种特殊的恩宠,也是一种警示。

    他赶忙跪下,神色庄重。

    “多谢恩师教诲,学生铭记于心。”

    他在赌,若朱祐樘敢承认,自己便坐实了天子门生这一称号,而且是皇上亲口所认。

    这对于他来说,意义非凡。

    在国子监中,其他学子只是自诩天子门生,而自己却能名正言顺地载入史册,这将为他的未来的仕途带来极大的帮助。

    同时,他也知道这其中的风险,如果自己日后表现不佳,或者再次犯错,那这天子门生的身份也可能会成为他的负担。

    “哈哈,你这小子真是有趣,连朕的便宜都敢占。

    行,朕就认下你这个学生,反正按理说太子叫你一声表哥也不为过。”

    朱祐樘笑着说道,他也希望给朱厚照留些自幼一起长大的文臣武将,这些人将是朱厚照日后治理国家的重要助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明:从东宫侍读到活着的异姓王简介 >大明:从东宫侍读到活着的异姓王目录 > 第4章 我原来是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