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
京城,宫内。
清晨时,太阳初上梢头,一个小太监脚步匆匆从殿外进来。
到了太后寝宫门口,小太监张望了一眼,正巧有宫女路过,他便问道:太后可用过早膳了
宫女笑道:这都什么时辰了,太后已在花园散步了。
今日倒是好兴致。小太监也笑,应了一声,劳烦通报,圣上一会儿就到。
宫女点头应下来,转身便去了。
皇上到园中时,远远见着太后正坐在石桌边。她怀里抱着一只纯白蓝眼的狮子猫,那猫晒在阳光里,白得发光似的,浑身的毛都被顺得服服帖帖的,胖乎乎、暖洋洋地窝在人怀里。那猫本是谨慎的,此时听见有人来了也不躲,只懒洋洋地睁眼瞄了一眼,甩了甩尾巴,接着又不动了,眯上了眼。
皇帝上前行礼,道:儿臣给母后请安。
快起来吧。太后瞧了他一眼,将猫交到宫女怀里,这一阵子,好久没瞧见皇上了。
皇帝道:近来要务繁多,一直抽不开身;今日得闲,一早便来向母后请罪了。
太后也不是真要责怪,听此一言,那一点点不满也消散了。只见她一抬手,皇帝意会,挥退了丫鬟,亲自上前去扶,儿臣陪母后散散心。
甚好。
今日阳光不错,花园里正是秋景最佳的时候,一片片红枫如火,脚下是常青的绿叶,一步一景,丝毫不觉枯燥。
二人走了一阵,太后好似无意间开口问道:对了,上回听皇上提起的说亲一事,后来怎样了
皇帝本来心情尚可,一听这事儿,脑子就开始嗡嗡作响,唉……儿臣也未曾想到,第一回操办这事儿,就碰上了硬茬。
太后听罢,笑道:怎么,叫皇帝你头疼了仁章他莫非还想抗旨
皇帝叹气道:何来抗旨,儿臣到现在甚至连他一面都没见过。
太后奇道:这是为何他回京也不少日子了吧
皇帝说:赵洵这人太不知进退,刚到大理寺就要翻什么案,早不在京内。哼,谁知道他是不是要借着查案的机会跑去江南。
仁章从小做事就一板一眼,前几日还听人议论,朝中人都怕他太后想了想,道,不过他自幼也是在宫中长大,他那心气儿皇上也清楚。不管怎么样,哀家曾答应他娘亲让他好好成家立业。如今他胜仗归来,算算年岁也时候成家了,御赐姻缘一事,还得皇上你多费心。
皇帝点了点头,若论辈分,朕也能称他小叔,这事儿可由不得他任性。
太后闻言知道皇帝对此事上心了,也不再多言,轻拍了拍皇帝的胳膊,起风了,回去吧。
好。
与此同时,江南往京城的小道上,一小队精简的车马才刚刚上路。
赵洵几人骑马走在前面,后面驾着一辆小马车。
马车窗的帘子被人掀开了一点,云歌从后面露出一个脑袋,她看了一眼周围,这么一会儿时间,江南镇已经被他们丢在了身后。
云歌看了一会儿,有些依依不舍地把帘子放下来,回车内坐好。
一抬头,就见姜慈正瞧着她。此时马车里只有她们两人。
云歌:看我干啥。
姜慈道:你要是舍不得离开江南,现在下车也来得及。
也不是舍不得,就是一想到这些日子发生的事,颇有些感慨而已。云歌一想到自己差点把小命交待在这儿了,还有些后怕,这会儿才想起来问,对了,你们那时候怎幺正好在那
姜慈实话实说,我有事想问你,就去画舫老板那问了你的住处。
云歌惊讶道:凤无双怎知我住哪!
她也不知,只是说了个河坊街,我们打算自己去找的。
哦,还好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