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书信往来
    函丈尊前:

    许久不见,近来是否安好

    我最近一切都好,也请替我向掌门和先前帮过我的几位长老问好。

    同从前一样,我如今仍在各处周游,搜集那些民间传说,记载在书本上的倒是好找,但口口相传的故事还要从人们嘴里问出来却很难。

    要请知晓故事的人们开口,自己也总要帮得上他们的忙才好,于是总是在各处忙碌,时日就这样过得飞快,以至于总是记错日子,以为还是初一,实际已到十五,下次藏书阁整理的时候我会回去帮忙的,若是快到时间了,还劳烦您再提醒我一下。

    最近我在南方诸国逗留许久,诸国似乎是过时的称呼了,如今好像已是一国了,但分分合合总是常事,谁又知道以后会如何呢,便请容我继续沿用我向来习惯的说法吧。

    南方诸国靠山沿海,面积虽不算很广,但因着地形的原因过去这里总是小国林立,各自为政的状况。从南海沿岸至双峰山、三峰山之间的这个区域,从空中看,这一块就仿佛一个面向大海、敞开的口袋,那两座山就是这个口袋的底部,将这片区域兜住了一样。南方诸国,尤其是沿靠南海的这一片有一种很神奇的现象,我也因为探究此事在此逗留了一阵时间。

    之前师父也有提到过,这边成规模的门派几乎没有,连盛会之时能见到的来自这一片的散修也是少之又少。之前我并未太在意,但如今在这处调查时又自然而然地想起来这事,感觉多少是有些关联的。

    在其他地方,自然孕育而生的精怪、妖类有些会避世而居,有些则在人群中像常人一样生活。

    但在这里,除非是他们掌握了出神入化的伪装技巧,使得我完全无法将他们与一般凡人区别出来,否则我只能说,在人们生活的城镇村庄中几乎找不到任何精怪,这着实是很奇怪。从前,即便是我去到的最排外、最自以为是的地方,也至少有那么一两个善于伪装的妖类生活在他们之间,但这这里却真的完全找不到任何这样的生灵。

    我无法分辨是否是这里缺乏灵气的原因,毕竟这很难靠人的感受觉察出来,但普通人中我至今没有发现任何一位看起来能有修炼天赋根骨的人,此处人口也不算太少,这也是一件怪事......

    于是我又造访了双峰山和三峰山。

    这两座山并不算太高,但对不能御剑或飞行的常人来说依然是难以攀登的。这里常年都是温暖或酷热的,山林也仿佛不知道四季的区别,终年都是一片浓厚茂密的绿色。在这样的山岭之间,我终于找到了一些仍在修炼中的妖类,但他们数量依然并不很多,分布零散,且大多修行时间尚短,能开口说话的已是不多,修成人形的更是只有极个别的几个。

    我与其中能交流的几个都谈了谈,内容还在整理中,梳理完后会再送去一份给您。

    我总担心这样的情况或许只是我疏漏了哪里导致的错觉,于是更仔细地在这片区域之中探访,但结果依然没有太大改变。

    我又在各个城镇、村庄中寻访,这里的凡人们并非对仙人、修炼之类的话毫无概念,但现实中他们几乎都没有见过任何一个修仙者、或者走入人群中的精怪,也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都只认为那是只在故事和传说里才有的事。这种观念并不是这百年来才形成的,有些身体康健的老者曾告诉我,他们的祖辈也是将神仙妖怪的传说当成睡前哄孩子的故事来讲,因此在南国,也许从很久之前开始,人们便都不觉得仙人妖精之类的是真实存在的了。

    而这片区域因为陆上交通不便,和外地开始有了比较有规模的来往、通商也是这几十年来才开始的事。也许他们中有人能知道故乡之外的世界是个什么情况,但对这里大多数人来说,我们以为理所应当的日常,对他们来说也仅仅是遥远而离奇的故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青山忆行时简介 >青山忆行时目录 > 书信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