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史人物:霸王宿命
倪润峰主政时的长虹曾经无比眩目,巅峰的1998年,其销售额占到当时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四川省GDP的15%,一厂之兴衰直接干系巴蜀经济。在中国家电业,倪润峰睥睨天下,以风格强悍闻名,向有“霸王”之谓。每次家电巨子聚会,长虹都因血腥的低价竞争被围攻炮轰,实施囤积彩管战略后,他更成了行业内人人痛恨的“公敌”,每当此时,倪均肃容以对,宛若泰山之不可崩。然而,如此枭雄级的强人却在体制变革上柔弱得像一根苇草。
1999年前后,tCL、创维及康佳等华南彩电公司纷纷来长虹挖人,绵阳长虹总部的大门口有一家长虹大酒店,这些公司便在这里长驻人员,凡是长虹的技术骨干均以3倍乃至更高的价格挖走。倪润峰目睹此景却措手无策,徒呼奈何,有用的人留不住,不要的人却开不走,他曾经很坦率地对《中国经济时报》的记者说:“长虹是四川山沟沟里的一个老牌军工企业,人事关系盘根错节,十分复杂。这跟沿海地区的企业不一样,所以,哪怕是辞退一个人,都有可能牵涉十几个甚至一二百个人,难度相当大。”在任职董事长期间,倪润峰的年薪为20万元,还有2.6万股长虹股票,这些所得与李东生的12亿身价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
痛感国营体制之落后,倪润峰遂下定决心要搞产权改革,在一次接受台湾记者的访谈中,他毫不避讳地说:“目前政策很明确,因为彩电是竞争性产品,未来国有股会逐步退出,让长虹成为民营企业。”根据他的构想,国有股减持及实行管理层的MBO是长虹的必走之路。然而,作为一家中西部地区的最大家电企业,又带有军工背景,其“高贵”身世及显赫战绩反倒成了长虹转制最大的阻碍,种种产权变革方案似乎都不适合长虹,在这样的拉锯与争论中,倪润峰数次坦言“绵阳当地政府对企业的过多关心,有些不该政府关心的也关心。”他甚至还提出了“迁都”的想法,想把长虹总部搬离绵阳、甚至迁出四川省。渐渐地,他成了国有大股东眼中的另类。
1996年至1998年,长虹集团曾经连续三年蝉联全国电子企业百强之首;1999年,桂冠失手;2000年,跌到第5位。也是在这一年,倪润峰悍然发动的彩管囤积战失利,他被迫宣布辞职下台。然而富有戏剧性的是,仅仅过了8个月,已经57岁的倪润峰居然重新回炉,再次披甲出任董事长。当时很多媒体认为这次不寻常的复辟意味着倪润峰的改制方案已经得到了政府的认可,长虹民营化已曙光不远。倪润峰复出后,当即提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目标,将长虹集团从产权上一分为二,其中,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是上市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和最大股东,持有53.62%的股份,拥有绝对控股权。两公司都是独立法人,集团不干涉股份公司日常运营,两家共用长虹品牌。将集团与上市公司的职能剥离,是所有大型国有企业进行产权改革必经的第一步,其后的步骤就应该是对上市公司的股权进行改造,然而,倪润峰走到这里,就再也寸步难进了。接下来发生的资金风波,让长虹改制变成了一场大雾中的阴谋。
倪润峰复出后,开始进军海外市场,合作对象是美国一家名叫APEX的华人公司,创办人叫季龙粉,他是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县人,早年务农做工,后赴美读书经商,1992年他将美国的废金属回收销往中国大陆,颇是赚了一点钱,稍有积累后就办了一家叫APEX的公司。APEX的主业就是把中国低价的DVD播放机销往美国市场,2001年APEX的DVD进了沃尔玛,第二年超过索尼成为美国第一大DVD供应商。美国《时代周刊》在2002年载文称,季龙粉是下一代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15个商人之一。APEX之崛起,其秘诀有二:一是中国商品的廉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