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0022【钓鱼佬】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娘,俺背完了。

    食毕餐饭,白祺开始背诵昨天学的句子。

    这种普通典故,沈有容自己就能教,用不着朱铭和朱国祥费心。

    沈有容问:可还记得是甚意思

    白祺仔细思索道:孔融四岁就会让梨给兄长,要孝敬长辈、友爱兄弟……

    沈有容高兴道:很好,娘今天教你后面几句。

    却见朱国祥提着粪桶,粪桶里装着干鸡粪,冲朱铭喊道:过来帮忙!

    干啥朱铭问道。

    朱国祥说:去灶膛里弄些草木灰来。

    朱铭疑惑道:朱院长,你又要闹哪出

    玉米播种。朱国祥道。

    咱们连地都没有,到哪里播种去朱铭横竖想不明白。

    朱国祥说:院子里种……别废话,快去弄草木灰过来!

    朱铭在厨房寻了个木盆,用火钳刨出灶膛灰,足足装了小半盆,慢悠悠端着回到院中。

    却见朱国祥已经去了茅房的屋檐下,正在用铲子混合搅拌着什么。

    草木灰来了。朱铭说。

    放那儿吧。朱国祥继续挥舞铲子。

    鸡粪、蚕沙、秸秆、杂草、落叶,甚至不知从哪里搞来些泥炭。

    草木灰很快也倒进去,继续反复搅拌着。

    朱铭终于看懂了:这是在堆肥

    朱国祥说:就快到春玉米播种的季节,先堆积发酵出营养土,再用营养土搓成泥球,将玉米插播在营养球当中。这样播出的玉米苗长得壮,等我们弄到了土地,正好把玉米苗移栽过去。

    这就搞完了朱铭指着肥土堆。

    你也是在农村长大的,咋什么农活都不会干朱国祥鄙视道。

    朱铭嘿嘿笑道:我在农村的时候,爷爷奶奶都不让我干活,整天忙着上山抓鸟、下河游泳。

    他们劳动的时候,严大婆跑来瞅了两眼,能看出父子俩在堆肥,却不知肥土要用来干啥。

    严大婆也不多问,任由他们瞎折腾。

    好不容易忙活完毕,又见朱国祥扛着两根鱼竿出来:一天到晚无聊得很,走,到河边钓鱼去!

    没兴趣。朱铭可不是钓鱼佬。

    随你。朱国祥拎把锄头去挖蚯蚓。

    留在这里也无聊透顶,朱铭接过一根鱼竿,好奇道:你从哪儿弄来的鱼钩

    朱国祥说:找沈娘子要的缝衣针,烧红敲弯就是鱼钩。

    朱铭看着那简陋的鱼钩,还有用麻索做的鱼线,吐槽道:能钓上鱼才见鬼了。

    挖了些蚯蚓,父子俩结伴前往河边,朱铭顺手把马儿也牵走,正好让这瘦马出去透透风。

    半路遇到几个村民,都热情的朝他们打招呼,父子俩明显已在村里混熟了。

    河边有艘客船,并非用来渡河,而是老白员外家的出行工具。

    这条船会定期开往县城,村民也可付钱搭乘,只是不能随意进船舱。

    江面还有两条小渔船,迎着阳光,一网洒下,溅起万千碎波,闪烁着粼粼光彩。

    朱院长,你到处瞎转悠啥朱铭喊道。

    朱国祥仔细查看水文地形,随口回答:找合适的钓点。

    朱铭才不管什么钓点,选处杂草较少的,挂上蚯蚓往水里一扔,便躺地上优哉游哉睡觉,还拔了一根野草咬在嘴里。

    和煦春风轻轻吹拂,三月暖阳照在脸上,那感觉说不出的惬意。

    不知不觉,便酣然入睡。

    再次醒来,已不知何时,朱铭伸懒腰坐起,终于记得自己还在钓鱼。

    拉杆一看,鱼饵没了。

    这厮扛着鱼竿朝老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朱铭全本简介 >朱铭全本目录 > 0022【钓鱼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