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0023【白三郎】


    朱秀才又是谁白崇彦问。

    朱秀才就是朱秀才。童子回答。

    几岁大的小屁孩儿,肯定问不明白,白崇彦挥手将那童子打发走。

    正好有白家的奴仆,挑着寿宴食材路过。

    白崇彦叫来问:村里可来了一个朱秀才

    关于沈有容的风流绯闻,不但在村里传开,而且传到了白家大宅。

    这奴仆当然是知道此事的,但白崇彦跟沈娘子的亡夫是同窗,而且此时还有个李相公在场,奴仆也不敢直截了当的回答,只含糊道:有个朱大相公,还有个小朱秀才,是外乡来的一对父子,这些日子住在沈娘子家里。他们还说,那朱大相公……曾与公子一起在外游学。

    两个大男人,住在沈娘子家

    白崇彦顿时心中愤怒,认为同窗好友的遗孀不守妇道。即便要找男人,也该正儿八经改嫁,把野男人养在家里算什么

    随即又开始疑惑,思索自己在外游学时,是否真的结识过朱姓士子。

    听到主仆二人的问答,似乎牵扯到哪个妇人,李含章装作没听见,转身眺望远山的风景。

    此事暂时不急,等自己得空了,再去看看是啥情况。

    白崇彦当做啥事也没发生,笑着对李含章说:可贞兄一路舟车劳顿,先去寒舍歇息一宿,明早便上山观赏采茶盛况。愚弟在山中偶得一泉,且名之‘灵泉’,泉水甘冽,乃煮茶之上品。

    那我定要品尝一二。李含章笑道。

    两人结伴同行,来到白家大宅,从正门走进宅中。

    穿堂过室,至一内院,丫鬟将他们引进房里。

    孙儿拜见祖母!白崇彦跪下磕头。

    白家的老太君将满九十岁,眼不花,耳不聋,身体还挺硬朗,手握一串念珠,眉开眼笑道:快站起来,让俺看看瘦了没。

    白崇彦起身上前,介绍道:祖母,这位是孙儿在洋州认识的好友,洋州通判李相公之子李可贞兄弟。

    一听是州判的儿子,老太君肃然起敬,就要站起来说话。

    李含章连忙说:太夫人快请坐。

    一番寒暄,二人告退,老太君亲自把他们送出门。

    紧接着,又去拜会白崇文的父母。

    老白员外已经七十多岁,健康状况堪忧,一场中风之后,有条腿不能正常走路。

    热情接待了李含章,又是一番寒暄,白老夫人让奴仆给客人收拾卧房。

    拜别父母,白崇彦又带着好友去见妻子。

    等李含章去了客房休息,忽有奴仆过来,对白崇彦说:三郎君,老爷有事唤你过去。

    稍等,俺这就去。

    白崇彦换了一身居家衣服,跟随奴仆再次来到父亲房里。

    老白员外问道:你在外游学时,可曾有姓朱的好友

    白崇彦知道父亲想问啥,回答道:孩儿似乎结交过姓朱的,但交情不深。父亲,那对朱姓父子,真住在沈娘子家中

    快住十天了。老白员外说。

    白崇彦道:此事颇为不妥,有损故友声誉,也有损俺们白家的声誉。那对朱姓父子,可还有什么非礼之举

    老白员外虽然足不出户,却对村中之事非常清楚:这两个外乡人,养着一匹马,是抹了烙印的官马。白天帮着干活,还教导那遗腹子(白祺)读书,晚上天黑了就讲故事。每日听他讲故事的村民,已有上百人之多。除此之外,没干别的。

    这倒奇怪,难道是流落此地的市井说书人白崇彦嘀咕道。

    老白员外又说:家里的下人,也在乱嚼舌头。俺让人一通打问,最后问到两个奴仆头上。一个是伺候柴房的下人,他出门砍柴听说此事,就回来逢人便讲。一个是你娘身边的丫鬟,她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朱铭全本简介 >朱铭全本目录 > 0023【白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