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0032【聚宝盆】
    (PS:发现故事时间有误,前面采茶时的雨水,已经改成春分。白老太君的生日,也提前了一个月。)

    让仆人搀扶着,老白员外拄拐杖站起,亲自把父子俩送出院落。

    离开白家,行走一阵。

    朱铭竖起大拇指说:行啊,朱院长,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都没有故意摆架子,往那一坐就像个领导,从小到大,我第一次见你这种形象。

    啥叫像个领导我本来就是领导,说得跟我装出来的一样,朱国祥开始教导儿子,拿什么架子,得看什么场合。在自己家里端着太累,在学生面前端着太过,在同事面前端着太装,在领导面前端着是找死。刚才那种状态,是专门做给特定人群看的。

    嗯……

    朱铭仔细思考,由衷说道:在这个方面,我得多向您老学习。

    朱国祥告诫道:千万不要学,你的经历不够,学起来会显得刻意,画虎不成反类犬,最后搞得自己像小丑。你只要稳重一些就好,别时不时整得跟神经病一样。

    我那叫真性情,跟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朱铭自有说法。

    朱国祥一语拆穿:你是从小缺乏管教,养出一身的坏毛病,好说歹说都改不过来!

    朱铭撇撇嘴,心里很明白,但不愿承认。

    白家大宅内。

    老白员外已经回到书房,很快招来管家:你去物色物色,村里有哪些适婚女子,给这朱家父子牵线说媒。

    这管家属于绝对心腹,当即问道:老爷,卖给他们许多山地,便已是格外开恩了。如今又帮忙说媒,是不是太给他们脸面

    你晓得甚么

    老白员外呵斥一声,还是做出解释:这父子二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得给他们安排家眷,有了家眷,才有牵挂。有了牵挂,才好拿捏!

    管家瞬间理解,对老白员外佩服之至。

    他对村里的情况了若指掌,琢磨道:寻常村姑,他们怕是看不上。米铺孙掌柜家的三姐儿挺合适,孙三姐识得几个字,今年十五了还没嫁人。

    老白员外点头说:孙掌柜不错,做过俺家的奴仆,肯定是能信得过的。

    在北宋末年,奴婢制度处于一个转型临界点。

    它不像宋代初期和中期那样,把奴婢完全视为主人的私有财产。也还没像南宋那样,彻底转为奴婢雇佣制,甚至规定雇佣合同最多签十年。

    单说徽宗朝,官奴数量已经极为稀少。

    而完全失去自由的私奴,只在某些权贵的家中存在。

    老白员外这种乡下土财主,基本是雇佣奴婢干活,所有奴婢都属于良籍。但是,许多奴婢又有客户身份,依附于白家这个主户过日子。

    白市头米铺的孙掌柜,便是雇佣奴婢出身。由于其聪明伶俐,免费入读白家私塾,被定点培养为店铺伙计,渐渐的就升级为米铺掌柜。如今已摆脱客户身份,在官府改为了主户,子孙甚至可以科举做官,因为祖上三代皆为良籍。

    不得不承认,从北宋后期到南宋,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奴婢地位最高的时期。没有之一。

    管家继续物色人选,说道:白五爷家的幺女,今年十四岁,也还未婚配。

    所谓白五爷,是老白员外的堂弟,分家出去几十年了,在村里也算小有资产(介于小地主和富农之间)。

    老白员外说:不论十四还是十五,配给那小朱秀才挺合适。还有没有,年龄稍大些的年龄不大也可,但辈分得更高,免得父子俩娶了同辈女子。

    老爷忘了沈二娘管家笑着说,沈娘子秀外慧中,又读过许多书。正巧村里有风言风语,不如说给那朱先生做续弦。

    老白员外觉得此事可行:便选这三个,等春耕过后,就请媒婆去登门。若是朱家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朱铭全本简介 >朱铭全本目录 > 0032【聚宝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