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论白居易诗
处又如鬼啸。弹得使听的人满堂悲怨,弹出古离别之曲。一曲弹完了,像钱起《湘灵鼓瑟》的结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首诗的结尾也一样。这首诗中“云轩碾火声珑珑,连山卷尽长江空”,是否像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弹到曲终只见江心秋月白。再看《江上蚊子》,写蚊子的吸血和声音,写越女用蚊帐来保护身子。总之,这些诗“语意易晓”,学李贺还没有学到家。
学李贺学到家的有李商隐。试引李商隐《河内诗》第一首:“鼍鼓沉沉虬水咽,秦丝不上蛮弦绝。嫦娥衣薄不禁寒,蟾蜍夜艳秋河月。碧城冷落空濛烟,帘轻幕重金钩栏。
灵香不下两皇子,孤星直上相风竿。八桂林边九芝草,短擦小鬓相逢道。入门暗数一千春,愿去闰年留月小。栀子交加香蓼繁,停辛佇苦留待君。”这首诗写“鼍鼓”不敲,“沉沉”无声了。铜壶滴漏,有玉虬吐漏水入铜壶的声咽。两者皆指夜深,这样写显得奇特。不说不奏乐,说成“秦丝(秦筝)不上蛮弦(胡琴)绝”,不说月光皎洁,说成“蟾蜍夜艳秋河月”;这些都是学李贺的修辞设色。再看用典方面,用仙家的“碧城”
来指皇家给修道公主所建道观;用周灵王的观灵、观香两女儿指唐皇家的出家公主。再看隐语,用“孤星直上相风竿”,暗指与出家公主相恋的道士上楼;“八桂林边九芝草”,暗指那是在桂林种仙草的人。“暗数一千春”,指仙家一千年一会,暗指相会的时期。
“栀子交加香蓼繁”,暗指含辛茹苦。这样用典和用隐语,也是从李贺学来的。这首诗写明“右一曲楼上”,是写楼上的。从诗看,楼上在夜深时不奏乐了。楼上的嫦娥在月照下不胜寒。这个嫦娥就是“灵香不下两皇子”,是两位公主住在楼上。接下来讲“孤星直上相风竿”,孤星在天上,怎么从地上的相风竿上去呢?这个孤星同“八桂林边九芝草”又有什么关系呢?怎么又同“短襟小鬓”的人接起来呢?跟停佇苦又有何关?这首诗从字面看不知在说什么,这就词意难明,学李贺诗可以说学得到家了。但透过隐语来看李商隐的这首诗,还是可以明白的。用“碧城”指仙家住处,比唐朝公主所住的道观。点明“灵香不下两皇子”,即指住在楼上的有两位出家修道的公主。“孤星直上”
比公主的恋人道士登楼与公主相会。“暗数一千春”指相会的时期较难得,所以要含辛佇苦来等待。大概唐朝在中元节空国来道观观看盛大道场时可以混进来相会,所以要等待吧。那末这首诗要通过隐语才能明白,这是学李贺诗学得到家的一例。
钱先生又指出李贺诗缺乏世道人心之感,引李贺诗与谢翱诗作比。如李贺“鸿门宴”,题作《公莫舞歌》,有序:“《公莫舞歌》者,咏项伯翼蔽沛公也。会中壮士,灼灼于人,故无复书。且南北乐府率有歌引。贺陋诸家,今重作《公莫舞歌》云。”歌词:
“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甖。华筵鼓吹无桐竹(指琴萧),长刀直立割鸣筝(指弹筝有杀伐声)。横楣粗锦生红纬,日炙锦嫣王未醉。腰下三看宝玦光(范增三次举玉玦示项羽,要项羽下决心杀刘邦,项羽不应。),项庄掉箾(拔剑出匣)拦前起(项庄拔剑起舞,欲击刘邦)。材官小臣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龙子。芒砀云瑞抱天回,咸阳王气清如水。铁枢铁楗重束关,大旗五丈撞双环。汉王今日须秦印,绝膑刳肠臣不论。”这首诗写鸿门宴,只在修辞设色上用功夫,没有世道人心之忧。想见鸿门地方有方花九柱的殿堂,宴会上是刺豹淋血来喝,在长刀直立中弹筝,有杀伐声。接写项羽不肯杀刘邦,项庄拔剑起舞,要击刘邦。接着不写项伯也拔剑起舞来保护刘邦,是由作者说:项庄不要起舞来击刘邦,刘邦是真命天子,他在芒砀山中,上有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