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节
名敌将敌兵,救出了他们的伙伴,把他从四面包围起来攻杀。

    这种把他置之死地的绝境,才使他的思想得到彻底的解放和高度的集中。他所希望得到的那种单纯、愉快、轻松、无所容心的思想境界现在真个是不召自来了。面对着越来越多的敌人,面临着每个瞬间都有丧生的危险,他自己在应战中也格外显得得心应手。他把全身的劲、全付的本领都使用出来了。这时,人和枪的意志已经完全统一起来,他想刺到哪里,枪尖就指向哪里,枪无虚发,总是刺到敌军的要害部位,不是把他刺倒在地,就是把他逼得步步后退。他和玉狻猊的意志也完全统一起来了,他们之间再也不存在各自为政、各自对敌的分歧。起初由二哥教会他,后来又经过自己长期锻炼实践的驭马术达到了这样一种神化的境地,仿佛它就是他身体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门,他想到什么,它就做什么,好像臂之使腕,腕之使指。

    他越战越勇,被他吸引来的敌人越多,前来协同他作战的战友们也随之而增加。刚才他赞叹过的那个战友,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也赶来助战了。他杀得多么勇猛,把他的一口鬼头大刀舞得好像电光闪闪,雪花飘飘。他从这里杀进去,又从那里杀出来,毫无怯色。

    与后方的大混乱、大溃败的情况相反,前线御敌力战的情况是良好的。

    作为殿后掩护大军撤退的秦凤军在大军撤退,许多部队听说敌骑追击的消息就自动溃散以后,从昨夜三更开始,已经在逆风暴雨、污淖浊流中连续不断地苦战了六、七个时辰,竭力抵御住敌骑的纵击,力挽狂澜。他们的阻击已经收效,把大部分敌军吸引到自己身边来,并且把一部分已经纵深地楔入后方的敌军赶了出来。现在当马扩受到敌军围攻时,许多分散的各自为战的战士们就纷纷聚合到他的周围来,好像许多支流不可避免地要汇合到大流中来一样。

    马扩并不是孤立作战的。他事前没有预期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但也没有感到意外。他们西军最坚韧的一个因素就是到了危急之际,总有一些部队奋不顾身地彼此相援。这时马扩不再想到战死,而产生了打赢这一仗的希望。由于这种可能性之增长,他的生之愿望也随着增强。

    他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方面力量之增大。最初是一群使用短兵刀的步兵跳跃着护卫在他左右作战,使他能够腾出双手来发挥“也立麻力”的绝技。在西军中,他的弓箭也是属于第一流的。他挽弓发矢,连连把敌骑射倒在地上。然后是一批接着一批的骑兵也跟上来接应他们。他与骑兵一起冲杀上去,敌军也死战不退,有时相互搅作一团,有时彼此互换了方向,转战多时,这里就形成为一个战斗的核心。它带着无限诱惑力,吸引得敌我双方更多的战士前来参加作战,使得它好像滚一堆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战斗也更加激烈了。

    一阵匀称的马蹄声忽然在他们脑后响起来,伴着马蹄声的接近是一阵辽军的惊慌的呼喊声。

    他们不用回头去看,单凭这匀称的节奏就肯定是我方一支节制有素的强大的骑兵部队前来增援了。这支部队来得这样及时,碰巧正在这个关键时刻赶来,使他们踊跃欢腾,大声鼓噪起来。

    这支应援之师由一员骑将率领,麾下共有一千二百名骑兵。除了人马都披挂戴甲以外,他们每人都执一杆用沉重的檀木制成的,两头方、中间圆的白木梃棒。当两军对薄、短兵相接的时候,长枪大戟难以发挥作用,使用这种称手的家伙最能杀敌奏效。这种梃棒称为“白棓捧”。使用“白棓战术”专门用来对付辽军的铁骑,是种师道在撤兵之前就布置好的一项积极措施。他在五路西军的每一路中都抽调出一部分精锐的骑兵组成这支“白棓军”,加以适当的训练,准备掩护大军撤退时当作主力用。不料溃败之初,白棓军出动太早,用得不是时候。那时辽军来势太猛,白棓军也随着大军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金瓯缺2简介 >金瓯缺2目录 > 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