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章 白虎在北,天命兴宋
    “吁~咴咴咴”

    战马沿着斜坡向下冲刺,卷起滚滚尘埃。

    调整阵型后,骑兵又转向爬坡冲刺。

    数百骑兵来回冲刺,坡上下都布置着数以百计的稻草人。

    在蓟城原野的另一侧一道长沟横贯于原野之上,长沟足有六尺之深。

    上千身着鱼鳞甲的步兵在战壕中反复往上跃起爬出,然后又纵入战壕中,反复来回。

    朱寿满头大汗地爬上爬下,身上细密的鱼鳞甲很闷不透气还足足有四十余斤。

    士兵们都很累,可看到明王以身作则不停歇地训练,大家都不敢言累。

    粗壮的双腿用力跃起,手臂牢牢抓住上沿,雄健的肩背贲起,朱寿如猛虎般利索地窜起。

    如此训练比和辽军作战还要累,这是岳武穆的练兵法则,用来对付女真铁浮屠。

    历史上女真和宋军作战优势就在于宋军耐力太差,扛不住女真铁骑的高强度输出。

    直到训练狂魔岳飞开始掌兵,每到一处扎寨后就是拼命训练,岳家军的耐力后来甚至冠绝当世。

    汉人拼骑兵是很难超过马背上长大的游牧民族,要限制游牧重骑兵还得靠重装步兵。

    朱寿热衷军事,对岳飞的军事训练是非常熟的,一直希望实操,打造一支强兵。

    可惜在大明对于腐化的京师部队只能简单地整肃,想要进一步强化必须要改革,其中掣肘极多,只能搁置。

    如今重头打造一支强兵很合他的心意,他很是用心。

    上千披甲的猛士在战壕中来回攀爬,气势逐渐凝结。

    极致的训练挤压着士兵们的精力,不断磨炼意志。

    训练到后面完全就是靠潜意识里的军令在机械地反复攀爬。

    “咚咚咚~”鼓声响起,士兵们才后知后觉地停下。

    在各级队头的指挥下有序地爬出战壕然后回到城中营房,准备午膳。

    中午饭食很丰富,满满的麦粥加上面饼,香气腾腾的粥饼挑起了他们的胃口。

    在士兵们大快朵颐时,各级将官从士兵里挑选出训练时表现优良的士兵加肉。

    看到身旁的同袍碗里那肉香扑鼻的肉,大家都暗自咽口水。

    竞争的心态就是在细节中逐渐树立的,这其中重要的是讲究公平。

    巡营后,朱寿满意地回了大帐。

    石秀端来一碗鸡肉焖饭,金黄的鸡肉色泽鲜艳。

    朱寿接过焖饭狼吞虎咽地吃起鸡肉与粟米,吃得很是幸福。

    当初做皇帝时,他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可却提不起胃口。

    可来到这王朝末世后,经历了挨饿困顿,他现在吃啥都是倍香。

    他不多时吃了个八分饱,将碗中米粒吃尽,然后开始处理军务。

    “王伦,这两日督造兵甲器械进程几何?”朱寿问道。

    “主公,现如今匠户集结共二百六十户,蓟城城北的兵器作坊有三间能用,其余正在修缮……”

    蓟城作为辽国曾经与宋国征战的前线,这里有着兵甲作坊还有开发的矿山,是军事重地。

    如今辽国衰弱,军事重心北移,这里已经废止,不过好在军事生产线几乎完整保留下来。

    有一条完整的兵甲生产线是非常重要的,披甲率提高对于一支军队战力提升幅度极大。

    现如今红巾军部众数千,盔甲差不多在一千五百副左右,大都是从辽军身上拔下来的。

    占领蓟城以后,以蓟城现在的军事工业水平差不多一个月能生产五百副,这已经是透支财政下的极限生产水平了。

    “加快速度,辽国的反扑旦夕将至。”朱寿嘱咐道。

    “主公,柴大官人命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朱厚照穿越水浒,马踏汴京简介 >朱厚照穿越水浒,马踏汴京目录 > 第9章 白虎在北,天命兴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