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章 大纛
    朱寿在亲卫的帮助下开始加装铠甲,此前行军时他也不曾着全甲。

    大多数将领的全甲武装其实并不到位,叠甲越厚体能消耗就越大,所以很多人会选择减少负重增加灵活和体能。

    不过对于他这种身体素质堪称炸裂的存在,并不存在体能危机。

    他内衬皮甲,腰束皮带固定胸肩背明光铠,双臂之间带有厚实坚韧的披膊,却还嫌不够。

    在两个亲信的帮助下又戴上了两块椭圆形腋铠,大多数将领是不会戴腋铠的,因为这是一个攻击盲区,一般不会被伤到。

    不过世上神箭手无数,如今他又常常肩负破阵冲锋的重任,自然是巴不得武装到牙齿。

    整装完毕,朱寿上马指挥队伍前行。

    双方逐渐逼近,汉军排头兵以重型步兵为主,骑兵压在侧翼;辽军则是清一色的骑兵。

    在蓟、易两地休整壮大势力后,红巾军已经扩张成一支步骑精良、兵种相对全面的队伍。

    相比起刚起兵时只能梭哈一把的几百骑兵,现如今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这已经今非昔比了。

    纵使面对声势滔天的辽国骑兵,汉军的步伐依然稳健。

    步兵打骑兵最关键的就是心态要稳,只要稳重然后协同配合,重装步兵是能抗衡骑兵的。

    双方相距不到百步时,红巾军开始减缓速度,直到七十步时,全军整齐停下。

    “轰~”第一排的重装刀盾兵将重盾牢牢地立在地上,第二排的长枪斜扬。

    契丹主将非常魁梧,冲得很靠前,大声对着汉军喊道:“俺乃大辽北路招讨使阿里奇!”

    他吼声如雷,看向红巾军诸将眼中尽是鄙夷之色,看谁都是插标卖首之辈。

    巧的是朱寿还真知道他,在水浒的扩编版里辽国大将就有一个叫阿里奇的,确实是一个万人敌。

    看到此人,朱寿也很是好奇,在金台那苦练武艺打煞气力后,他的武力放大明已经很是超模了,可这里是水浒。

    水浒的世界观里有些武将武力表现是非常夸张的,朱寿也想试探一下这个世界里水浒的武力水准在什么层面?

    契丹骑兵开始加速,前锋部队如离弦的箭矢从主阵中杀出,随即分为两路开始左右包抄。

    红巾军两翼的骑兵驱马上前拦截缠斗保卫主阵。

    杨雄作为骑兵统领一马当先,挺起长刀直指契丹人。

    “噗哧~”双马交错,雷霆之势下,长刀洞穿薄甲,杨雄直接把首当其冲的契丹将领挑起。

    双方交起手来杀得血光四溅,金铁交织,交汇冲击中无数人坠马,然后被身后的铁骑踏成肉沫。

    朱寿微微皱眉,此时战阵激烈,打得不可开交,但作为行家,他已经看出来红巾军战损比明显更高。

    辽军披甲率很高,并且这一支辽军骑术精湛、作战凶猛,不好对付。

    作为唐朝的主要继承人,辽国获取了唐大量的军工技术,披甲率相比以前的胡人政权直接翻了数倍。

    万马奔腾的辽军都是一人双马,充分保证了机动性与马力。

    位于中军的射手在拉近距离后,开始依次开弓。

    相比起话本里的箭如雨下,辽军的弓弩手主打的是精准打击,毕竟箭矢也是很贵的。

    一排接一排的箭矢射向汉军刀盾兵,哪怕有重盾防御依旧有不少箭矢射中脚,射翻了不少刀盾兵。

    随着箭雨抛射后,弓手开始向两侧迂回包抄。

    后面的重骑兵并没有一股脑地冲上来,而是等着弓手与前锋将汉军围起来射。

    这支契丹军队是一支合格的野战部队并不是无脑的乌合之众,打法是非常标准的草原骑兵包抄战术。

    通过包围以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朱厚照穿越水浒,马踏汴京简介 >朱厚照穿越水浒,马踏汴京目录 > 第11章 大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