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取利
归国后必定委以重任。”
能拿回易、蓟等地,马植已经立了大功。
原先朝中大佬是让他先稳住朱寿,敲打拿捏这支北方劲旅,争取拆分这支部队。
可是红巾军太猛了,斩首八百余名契丹正兵,这战斗力简直是恐怖如斯。
错估了义军实力,马植也不敢太过放肆,只想把这杀材先弄回大宋,怎么用是诸公的事情了。
如今看样子是不好拆分义军了,不过也正常,大宋这些年为了应对边境战事军制还是有所改革的。
西军以种家为首让兵将相知,战力提升了一大截。
现在为了收复燕云,在北边拉一支劲旅,然后给些特殊待遇也是朝堂能接受的。
朝堂的底线是让义军世代镇守北疆,现在他能把队伍拉回中原已经是大功了。
起码不用担心弄出第二个李元昊来,相比起种家这种朝廷嫡系,地方归附势力总让宋廷不安心。
红巾军愿意回中原移镇可以说把独立性降到最低了。
这波谈判下来,宾主尽欢,大家起码达成了共同利益,在战略上初步达成共识。
朱寿下令:“酒肉摆上来,为上官接风,今晚不醉不归!”
当满满一盆鲜切烤羊肉端进来,再配上烈酒,任何一个燕赵男儿都很难不心动。
马植虽然离开燕云在汴梁为官多年,可燕赵习性未泯,酒肉下肚后,也就不再拘谨,豪爽地说起这些年在东京的见闻。
观察之后,朱寿发现这也是一个胸怀大志的士人,并不是那种卖国求荣的小人。
不过马植的观念太理想化了,恶劣气候变迁带来的严寒在中原的影响没有草原那么恐怖。
宋人无法想象北境已经进入必须南下,生存空间急剧压缩的北方诸族抱着必死的决心叛乱,辽国倒下后将是更南方的大宋。
所谓海上之盟不过是一个笑话,猛虎可不会和羊遵守约定。
-----------------
蓟城城北古刹里,踏过古朴的青砖,朱寿推开木门走了进去。
青灯黄卷,黄衫中年坐在那静静看书。
“耶律兄,今日怠慢了。”朱寿说道。
说罢,他就座到黄衫男子面前,在桌上摆满打包过来的酒肉。
眼前的黄衫男子是朱寿抛开演绎评书以外,为数不多知道的这一时期的历史人物——耶律大石。
西辽开国皇帝,挽狂澜于既倒的契丹救世主,远征西域的辽国可汗。
“兄弟今天应该没在斋日吧?”朱寿问道。
耶律大石点了点头,揭开包装的油纸,低头吃了起来。
“你打算回宋国了?”耶律大石一边吃一边问。
朱寿没有回答,只是似笑非笑地看着大石。
大家都是聪明人,没什么好装的。
耶律大石几天前就来了,做事非常周到,二人相处愉快,大石也知道朱寿并非池中之物。
对于朱寿,耶律大石已经有了一个战略评估,没必要硬打,此人志在天下,不会久留于此。
燕京城里的汉人老狐狸显然不想就这般吞下这个大亏,可却由不得他们。
那些阴谋诡计的施展都需要实力,没实力说个屁啊。
为了蓟、易之地,大辽赔进去了一万正兵,不能再打了。
等走完一遍流程,耶律大石就要走了,前方战事紧急,他迫于辽国那些腐朽贵族的压力才来的。
至于燕京那些汉人世族老狗,没有人会在意手下鹰犬的想法。
为了快速送走朱寿这尊大佛,他俩达成协议以百匹骏马为天寿公主嫁妆,朱寿在走前不再骚扰辽国。
朱寿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