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0章 收服智深,梁山堂口

    可到了宋太宗兵败高梁河,禁军拥立太祖长子开始,大宋打压武人就有些矫枉过正了。

    后来一代比一代夸张,文治上也是彼此制衡,各项政策执行得偏离了初衷。

    这其实是所有王朝的通病,朱寿所在的明朝又何尝不是这样。

    当他从父亲明孝宗手里接过弘治中兴后的大明国力鼎盛,可同样朝中派系林立。

    这是无可奈何的,当王朝稳步向前时,朝堂上的上升渠道就开始闭合,文臣开始抱团形成派系。

    随着上升渠道闭合以后,身居要职的就不再是能臣干臣,而是那些精于权术之人。

    慢慢的朝中就都是权斗之人,宰执天下的变成了庸碌之辈。

    可问题偏偏一时半会不会显现出来,因为在这个时期之前通常都会有一个治世或改革。

    治世或改革掩盖了很多问题,此前制定的发展方向还会有发展惯性让王朝持续性向前。

    上层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相反一看政绩还不错,其实都是靠之前的老本。

    明朝正德年间就是如此,明宪宗的局部改革调整消耗殆尽,明孝宗的治世让王朝总体向前,但问题已经开始显现了。

    朱寿必须集权,还要调整边塞政策,重整军队。

    北宋后期同样如此,宋哲宗想要打造一个治世,但身体不好,挂了。

    宋徽宗上台以后,一看王安石变法和哲宗留下来的局面还不错,于是开始大兴土木。

    蔡京、童贯等六奸执政其实就是上升渠道闭塞了,没有名臣能进入权力中心了。

    六奸是靠近权力中心里的二代子弟里能力最强的了,很讽刺,但这是事实。

    童贯西征西夏谎报战功崛起,后来平定方腊;蔡京能搞钱;梁师成知道皇帝想要什么样的功业……

    像韩世忠、鲁智深这些西军将领再有战功怎么样?再能打怎么样?

    出来混讲的是势力,鲁智深、韩世忠、岳飞这些人放在五十年前,一辈子出不了头。

    鲁智深和朱寿聊了很久,从大宋祖制聊到现在诸国混乱的形势。

    朱寿从谈吐中发现鲁智深是一个很有见解的人,他对现在的形势有一套自己的看法。

    作为原著中坚定的造反派,鲁智深是坚决反对招安的。

    因为混过西军,转业地方当过提辖的他,对大宋官场那是太了解了。

    只能说宋朝此时那是从里到外烂透了,别说什么官家只是被奸臣蒙蔽。

    那几个“奸臣”可能已经是当时宋朝中枢里办事能力最强的了。

    搜刮的民脂民膏也不是他们六个吃得下的,后面是一整个腐朽的文官集团。

    金兵围城,各路勤王部队迟迟不来,大宋中枢朝廷应该好好反思一下。

    鲁智深看透了其中的玄机不愿招安,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武装反抗派。

    两人谈了大半夜,此时夜幕都快落下了。

    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温暖的晨曦照在二人的脸上。

    梁山泊的早晨很美,晨光照耀下又大又白,这个时代的梁山泊足足有八百里。

    “智深,你觉得梁山泊怎么样?”朱寿问道。

    “河泽密布,又有山湖之险,是个避祸的好地方。俺以后就打算藏身此处。”

    “哈哈哈哈~确实如此,”朱寿目光认真地看向鲁智深说道:“洒家想资助你在这里置个寨子,庇护这一代流离失所的百姓……”

    “这……”鲁智深有些不解,朱寿有着大好的前途,为何要趟这样一滩浑水。

    “洒家之前打辽狗得了不少钱粮,现在也没地方花。再说,就许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不让我朱某人做点利民的好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朱厚照穿越水浒,马踏汴京简介 >朱厚照穿越水浒,马踏汴京目录 > 第20章 收服智深,梁山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