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八十三章|危机浮现
    |危机浮现

    “这就像一群中世纪的武装农夫去围攻几名骑士。”一名伊凡罗斯参谋感慨道。

    当伊凡罗斯坦克部队的指挥效率劣势另一种奇妙的办法得到解决后,帝德装甲兵引以为傲的灵活战术就显得有些小丑了。

    战术预备队的迂回攻击没有奏效。

    不多时,瓦尔兰德部队撤退了。

    丰收的麦田之间布满了坦克残骸,多数坦克还在熊熊燃烧。

    斜阳西沉,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一百多股浓烟在半空中逐渐汇聚到一块儿升腾入云,昭示着一场激烈的坦克对决落下帷幕。

    帝德|危机浮现

    伊凡罗斯总参谋部将它们视作重创瓦尔兰德的铁拳,它们也不负众望的给帝德装甲兵带去了无尽的恐慌。

    米哈伊尔-科什金天马行空的杰作在战场上锋芒毕露。

    一场危机因它而蔓延,一种精神象征因它而诞生。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双方继续大开大合的对弈。

    面对横冲直撞的坦克集群和无穷无尽的步兵集群,瓦尔兰德第二道战略防线在多路进攻下土崩瓦解,只有一些坚固筑垒地域被包围着负隅顽抗。

    伊凡罗斯百万大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推进至瓦尔塔河一线,兵锋直指泊林。

    □

    □

    □

    九月上旬的一系列重大变故让全世界为之震惊。

    伊凡罗斯浩瀚军威之下,布达佩斯萦绕着一种忧心忡忡的氛围,就好像天快要塌下来了似的。

    参谋们的脸上已经好多天没有看见过笑意了,雪花般飘来的情报全都是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

    装甲部队的威力得到了充分验证,反坦克一跃成为最重要的紧迫需求。

    “……还是低估了战车的威力,就目前已经知道的消息,德制三十七公厘战防炮对伊凡罗斯的新型战车屁用没有,五〇炮(坦克炮)也不顶用,这可难搞哦。”

    军事技术顾问团召开了一个研讨会,近百名军官和专家都齐聚一堂,一名上校正在大大咧咧的讲述着。

    “这么来看,毛子的新战车装甲挺厚实啊,重量怕是要奔着三十多吨去了?”

    “应该不会超过三十吨,他们工兵条令一直是三十吨级浮桥,这个标准近两年也没变。”

    “不到三十吨的话,正面防护能做到什么程度,我们赶快准备个报告回去,新战防炮的项目指标肯定要改了。”

    “驻泊林大使馆那边的武官,今早发来的电报里边说新战车的形状很特别,不是方正的,有点像削平了的金字塔,前后左右都是斜面。”

    “毛子这是在造军舰吗?倾斜装甲用在战车上?”

    商克对大家的谈论没什么兴趣,暂时不想插话。

    这帮人都很机智,三两下已经大致推理出了t-34的关键——重量25~30吨,防护之精髓在于倾斜装甲。

    商克饶有兴致地听大家交流,这种抽丝剥茧的推理非常有趣。

    倾斜装甲布局早就在战列舰和巡洋舰上用烂了,并不稀奇,可大量应用在坦克上还是头一回,米哈伊尔-科什金是这一路线的开创者。

    “咱们这有海军的人嘛?穹甲的抗弹经验式是啥?”

    “不知道的话就先用三角函数算个大概呗。”

    不多时,大家简单琢磨出了一个估算值——帝俄新型战车装甲厚度可能40毫米,装甲倾斜50~55度放置,等效60~70毫米,保险起见,再乘以15倍。

    “战防炮指标要加一大截了,按弹道极限来看,最少要五公斤弹丸,七百米每秒的着速才能行。”一名火炮技术专家踌躇着说。

    “啊?这个指标搞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灰色终末简介 >灰色终末目录 > 第八十三章|危机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