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三顾茅庐
出,不过快回来了。”
刘备一听,满心欢喜,赶忙说:“那能否等先生回来转达我的心意?”
小童点了点头。刘备在院子里等了许久,冻得瑟瑟发抖,但仍然不肯离去。终于,诸葛亮回来了,刘备连忙上前行礼,表明来意,可诸葛亮却推辞说身体不适,想休息,刘备只好失望地离开。
刘备回到新野后,夜不能寐,满脑子都是诸葛亮。关羽、张飞见刘备如此执着,便劝说道:“哥哥,诸葛亮不过是一个山野村夫,哪有那么金贵?我看他架子很大,未必是真心想帮你。”
刘备叹道:“两位兄弟有所不知,这人虽然身在山野,却能洞察天下大事。我听说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像这样的人才,哪能轻易得到?虽然他两次不见我,但我相信只要我真心求贤,总有一天他会被我打动。”
关羽、张飞听刘备如此说,也不再劝,只是唉声叹气。
寒冬腊月,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刘备见大雪下个不停,心下突然有了决定,便又带着关羽、张飞踏上了第三次隆中之行。关羽、张飞心生不满,一路上嘟嘟囔囔,说:“哥哥,这雪这么大,天又这么冷,等到了隆中,还不冻死?”
关羽也道:“是啊,这诸葛亮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我们兄弟三人齐心协力,还怕打不下江山?”
刘备知道兄弟二人心有怨气,但为了求贤,只能耐心劝说:“二位兄弟,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孔明这个人,有经天纬地之才,我们有了他,就等于有了一个军师,啥时候用啥时候有主意。我听说,他是个很有学问的人,能帮我们出谋划策。我就是拼了这张老脸,也要去请他。”
三人一路踏雪前行,刘备的鞋子破了,他就光着脚走在冰天雪地里,脚底板被冰冷的雪一冻,又麻又疼,每走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关羽、张飞心疼得不行,可刘备愣是咬着牙,一步也没停。
刘备又一次来到了卧龙冈下,只见整个山冈被大雪覆盖,白茫茫一片。他远远地看见山冈上有个农夫顶风冒雪,在田间劳作。刘备心想,这人能在大雪天耕种,想必不是一般人。于是,他快步走上前去,拱手施礼,问道:“这位大哥,我打听一下,卧龙冈诸葛亮先生的茅庐怎么走?”
农夫见刘备如此恭敬,便放下锄头,指着远处的山冈说:“顺着这条小路往西走,看到一个草庐,就是诸葛亮先生的住处。”
刘备马上作揖,说:“多谢大哥指点。”
随后,他带着关羽、张飞,沿着小路向卧龙冈走去。
刘备来到了诸葛亮的茅庐前,拍门进去。童子开门后,刘备说明来意,童子说:“先生正在睡觉,还没起床呢。”
刘备一听,心想:“这人架子可真大。”
但他转念一想:“我听说诸葛亮是个很聪明的人,可能他早就知道我要来,故意装睡来考验我呢。”
刘备不敢怠慢,赶紧脱下靴子,摘下帽子,走到堂屋外,恭恭敬敬地站在台阶下,等候诸葛亮醒来。堂屋里生着炉火,暖烘烘的,刘备却站在外面,冻得直哆嗦。关羽、张飞都心疼刘备,劝他说:“哥哥,你先到堂屋里暖和暖和,等先生醒了,我们再来请他。”
可刘备却说:“不行,这样做不礼貌。”
刘备就在外面等了一个多时辰,双脚都冻僵了。诸葛亮被关羽、张飞的嚷嚷声吵醒了,揉揉眼睛,走出卧室,看见刘备在堂屋下等他,很惊讶,连忙让他进来。刘备快步走进堂屋,摆手说:“不用不用。”
他解下包袱,从里面拿出一床棉被递给诸葛亮,说:“先生,天气寒冷,这床棉被送给你御寒。”
诸葛亮见刘备如此真诚,心里很感动,便邀请刘备一起入座,煮茶交谈。
刘备拉着诸葛亮坐下,关羽、张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