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70章 怒发冲冠
以“莫须有”的罪名打入大牢,即将身首异处。这一切,只因他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与那不肯屈服的抗金意志,触碰了主和派的逆鳞,引来了秦桧等奸臣的忌惮与诬陷。

    秦桧为了向金国献媚,为了那苟且偷安的和平,不惜陷害忠良。他罗织罪名,威逼利诱,却始终无法让岳飞屈服。在狱中,岳飞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他的身体被摧残,但他的精神却愈发坚韧。他怒发冲冠,对秦桧的行径深恶痛绝。他大骂秦桧:“你这奸贼,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竟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我岳飞虽死,也绝不放过你!”

    最终,在秦桧的阴谋下,岳飞父子及部将张宪被诬陷谋反,惨遭杀害。消息传至民间,百姓们悲痛欲绝,纷纷前往风波亭祭奠英雄。而金国得知岳飞被害的消息后,举国欢庆,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南宋的一大损失。

    二、抗金之路,壮志未酬

    靖康之耻,投军报国

    公元

    1127

    年,金兵攻破汴京,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这一年,岳飞

    19

    岁。他目睹了金兵的残暴,目睹了百姓的苦难,心中燃起了熊熊的抗金之火。他在母亲的鼓励下,毅然投军,踏上了抗金救国的道路。

    在军中,岳飞凭借着出色的武艺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很快崭露头角。他多次立下战功,被宗泽元帅赏识,并收为义子。在宗泽的悉心教导下,岳飞的军事谋略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带领岳家军,在抗金战场上屡建奇功,成为了金兵的噩梦。

    精忠报国,屡建奇功

    岳飞一生致力于收复失地,迎回二圣。他转战大江南北,与金兵进行了无数次激烈的战斗。在鄂州,他抵御了金兵的进攻,保卫了南宋的半壁江山;在朱仙镇,他大败金兵,收复了大片失地,距离汴京仅一步之遥。他的岳家军纪律严明,所向披靡,百姓们纷纷称赞:“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然而,就在岳飞即将收复中原的时候,南宋朝廷内部的主和派却开始作祟。他们害怕岳飞的势力过于强大,害怕战争继续下去会影响他们的利益。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向宋高宗进谗言,要求岳飞班师回朝。

    十二道金牌,班师回朝

    公元

    1141

    年,岳飞在朱仙镇大败金兵,正准备乘胜追击,一举收复汴京。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宋高宗和秦桧却连发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回朝。岳飞接到金牌,心中明白这是朝廷的命令,但他也知道,这一撤军,很可能前功尽弃,中原百姓将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他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奉命回朝。在撤军途中,他悲愤地写下《满江红》,其中“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这几句,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内心的愤怒与不甘。他的怒发冲冠,是对金兵的愤恨,是对朝廷的失望,更是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悲痛。

    三、历史评说,精神永存

    岳飞的一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他的“怒发冲冠”,是对国家危亡的忧虑,是对奸臣当道的愤慨,更是对报国无门的无奈。然而,他的精神却永远不会消逝。

    岳飞的忠诚

    岳飞对国家的忠诚,是至死不渝的。他一生都在为南宋的存亡而战,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安危。他的忠诚,不仅仅是对宋高宗的忠诚,更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精忠报国”这四个字的深刻含义。

    岳飞的影响

    岳飞虽然被害,但他的精神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他的影响下,无数的仁人志士投身于抗金救国的事业中。他的故事,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英雄传说,激励着人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成语故事科普简介 >成语故事科普目录 > 第70章 怒发冲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