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韦编三绝
劝说孔子:“老师,您已年事渐高,何必如此拼命?这部《易经》如此深奥,恐怕就算您读上一辈子,也难尽数领悟其中精髓。”
可孔子却淡淡一笑,说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如今,我已至暮年,越发觉得时间宝贵,知识无穷无尽,我只恨不能在有生之年,多学些道理,多解些疑惑啊!”
于是,孔子继续着他的钻研。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克服着身体的衰老与病痛,凭借着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不断地在学问的道路上前行。在他的带动与教导下,弟子们也个个发奋学习,努力传承着儒家的思想文化。
孔子的一生,是为学、为师、为传播文化的一生。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求知精神,他的事迹被后世传颂,成为无数读书人学习的榜样。“韦编三绝”
这一成语,便是源自于孔子晚年读《易经》时因勤奋而多次将编联竹简的熟牛皮绳磨断的故事。它象征着一种对知识不懈追求、刻苦钻研的崇高品质,激励着后世无数学人在求学之路上砥砺奋进,永不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