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御敌于关门之内
发展,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政府代表张群与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在重庆签署了《关于停止国内冲突的命令和声明》,同时,国共两党各向所属部队发布了停战令。
但国民党政府在东北的军事发展顺利,不愿就此罢手,便单方面宣布:“国共停战,东北除外”,拒绝和中共谈判东北问题,不承认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任何地位。
就在国共两党代表签署停战协定的当天,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收到了蒋介石发来的密电,称:停战令将于10日下达,于1月13日午夜生效,着令各将领督率所部星夜攻击前进,务于停战令下达生效前占领平泉等重要城市。
平泉,属热河,位于东北与华北结合部,拿下了平泉也就解除了进攻东北的侧翼隐患。1946年2月初,东北国民党军队在得到了新六军、新一军等精锐部队增援后,分兵三路向东北民主联军控制的地区大举进攻。
南路,为新六军第二十二师,沿沟帮子、大虎山一线进攻。此路为新近调入东北的国民党精锐部队,自恃武器精良火力强大,一路快速推进。10日占领盘山、台安,14日进抵辽中。
中路,为第五十二军,从黑山、北镇出发,占领新民后,以其第二十五师继续推进至沈阳市郊。
北路,是第十三军的八十九师,自山海关开始就一直尾随东北民主联军,特别是打过几次胜仗后,各级军官的胆子也大起来。分别由阜新、彰武出动,向阜新东北的骛欢池和彰武、法库间的秀水河子开进。
2月11日,八十九师的一个加强团一路疾进,到达秀水河子时。已远离其主力部队,闯入了东北民主联军设下的罗网。秀水河子,位于彰武到法库的公路上,是一个有几百户人家的小镇。北南流向的秀水河子从镇边淌过,小镇因此得名。林彪在此精心部署了一场战斗。
当东北民主联军“前总”发现国民党军一个团孤军深入后,林彪当即决定:集中位于秀水河子以北、以南的山东第一师、新四军三师七旅和保安第一旅第一团,共七个团的兵力,歼灭秀水河子的国民党军。
山东军区第一师和新四军三师第七旅,都是原八路军一一五师的老班底,尤其是七旅,同林彪的渊源更深一些,早在红军时林彪就在这个部队当过连长。
2月12日,东北民主联军第一师和第七旅神速地将国民党军的这个加强团包围在秀水河子,因地形开阔、敌装备精良,未能实现分割、压缩歼敌的目的。
13日,林彪从法库到达秀水河子,调整了部署,由七旅十九团和一师二团,担任主攻;七旅二十一团和一师一团做辅助攻击;一师三团为预备队,兼打可能西窜之敌;七旅二十团和一个保安团负责打援。
是日黄昏,东北民主联军再次发起攻击,在秀水河子北及西北高地与敌反复争夺。入夜后,国民党军被压缩于村镇中,逐街逐房负隅顽抗。次日凌晨2 时敌一部企图突围,一部退向后街西北角死守,拂晓前我军解决了战斗。
秀水河子战斗共毙伤俘国民党军1600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是东北民主联军成立以来对国民党军作战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林彪也在此战中实践了他的“等、忍、狠”的军事方针,并检验了他在阜新会议上提出的战术原则的有效性。
1946年3月,国民党政府利用政治协商会议和国共停战谈判所创造的时机,将6个军18个师的正规部队调至辽宁沈阳及其周围地区,使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手下的兵力达到31万人,基本完成了在关外放手大干的军事部署。
3月22日,苏联政府照会国民党政府,通知进入东北的苏联红军将于4月底全部撤回(大连除外),届时,东北的行政权将全部移交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