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雁门悲歌
城门前。白莲教教徒们早已悄悄摸向城门,他们趁着守城士兵慌乱之际,偷偷打开了城门的门闩。沉重的城门缓缓打开,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是在为这座城市的沦陷而哀嚎。突厥骑兵们见状,兴奋地大喊着,挥舞着长刀,如潮水般涌入城中。他们见人就砍,长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寒光,无情地砍向那些还没来得及逃窜的梁军士兵。
“饶命啊!”一名梁军士兵被突厥骑兵追上,吓得瘫倒在地,苦苦哀求。他的脸上满是惊恐与绝望,泪水和汗水混合在一起,顺着脸颊滑落。突厥骑兵却狞笑着,眼中闪过一丝残忍的光芒,毫不犹豫地一刀砍下他的头颅,鲜血如喷泉般溅射到旁边的墙上,在墙上留下了一道触目惊心的血痕。“哼,软弱的南朝人,只配做我们的刀下亡魂!”突厥骑兵大笑着,又凶猛地冲向其他士兵,每一次挥刀,都伴随着一声惨叫和一滩鲜血。
王富贵的亲兵见状,急忙跑到他身边,焦急万分地拉住他的衣袖,大声说道:“大人,快跑吧!再不走可就来不及了!”王富贵此时早已吓得屁滚尿流,双腿发软,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守城的职责,只能在亲兵的拉扯下,连滚带爬地跟着溃兵一同狼狈逃窜。他的眼中充满了恐惧,心中只想着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
雁门关的百姓们陷入了无尽的恐惧深渊。街道上,人们四处奔逃,乱作一团。一位老妇人紧紧抱着年幼的孙子,躲在墙角,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无助。她眼睁睁看着突厥骑兵冲进城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孙子吓得放声大哭:“奶奶,我好害怕……”老妇人泪流满面,身体颤抖得如同风中残烛,她用颤抖的声音安慰着孙子:“孩子,别怕,菩萨会保佑我们的……”然而,无情的突厥骑兵很快就发现了他们。一名骑兵狞笑着,驱马靠近,大声说道:“老太婆,把值钱的东西都交出来,不然就别怪我不客气!”老妇人拼死紧紧护住孙子,哭喊道:“我们什么都没有,求求你们放过我们吧……”突厥骑兵不耐烦地一脚狠狠踢开老妇人,老妇人摔倒在地,痛苦地呻吟着。骑兵又一把抓起孩子,孩子惊恐地尖叫起来,那声音在混乱中显得格外凄厉。突厥骑兵大笑着将孩子狠狠扔到一边,孩子重重地摔在地上,瞬间没了动静。老妇人悲痛欲绝,挣扎着爬向孩子:“我的孙儿啊……”突厥骑兵却头也不回地走向下一户人家,继续他们的暴行。整个雁门关瞬间沦为人间地狱,到处都是熊熊燃烧的烈火,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天。百姓们在痛苦中挣扎,哭声、喊声、求饶声交织在一起,让人不忍卒听。白莲教教徒们还在城中四处搜刮财物,胁迫一些百姓加入他们,使得混乱的局势愈发不可收拾。他们如同恶魔的帮凶,在这片苦难的土地上肆虐,将原本宁静祥和的雁门关,变成了一座充满死亡与恐惧的炼狱。
突厥攻破雁门关后,士气大振,仿佛一支不可阻挡的钢铁洪流,如入无人之境,以势不可挡之势迅速向大同、邳州推进。
大同城,这座曾经坚固的军事重镇,此时也被恐惧的阴影所笼罩。城中的百姓们听闻雁门关已破的消息,人心惶惶,仿佛末日即将来临。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谈论着突厥人的凶残和梁军的溃败,恐惧的情绪如同瘟疫一般在城市中蔓延。
大同守将在营帐中,听闻雁门关沦陷的战报,吓得肝胆俱裂,脸色铁青如墨。他在营帐中来回急促踱步,脚步慌乱而沉重,嘴里不停嘟囔着:“完了完了,突厥人如此厉害,这城肯定守不住了,我可不能白白送死……”一旁的副将,看着主将如此惊慌失措的模样,心中焦急万分,赶忙劝道:“大人,我们不能就这么弃城而逃啊,城中还有这么多百姓和将士们需要我们保护……”守将却瞪了他一眼,愤怒地骂道:“你懂个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突厥人来了,谁能抵挡得住?我可不想死在这里!”说完,他便不顾副将的阻拦,带着家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