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烽火权谋
是杯水车薪,远远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而且,这一事件在军中引发了不小的震动。一些平日里与这些贪官有勾结的将领,心中开始对林震产生不满和恐惧。他们私下里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眼神中透露出怨恨的神色。军心也因此愈发不稳,仿佛一阵微风,就能将这摇摇欲坠的军心吹得七零八落。
粮草危机依旧严峻,如同一座无比沉重的大山,压得林震几乎喘不过气来。他深知,绝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尽快想出解决粮草问题的办法。于是,他召集保定府的知府和当地乡绅,商议强征物资一事。知府听闻后,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面露极度难色,赶忙“扑通”一声跪在林震面前,苦苦哀求道:“将军,此举万万不可啊!保定府近年来天灾不断,先是遭遇严重旱灾,土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接着又爆发蝗灾,蝗虫过境,寸草不留。百姓生活已经困苦不堪,到了食不果腹的悲惨境地。若再强征物资,恐怕会激起民变啊!”
林震面色凝重,眉头皱得愈发紧密,说道:“我又何尝不知百姓的艰难?可大军若无粮草,如何行军打仗?难道要让我的士兵们活活饿死在这荒郊野外?我身为将领,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不能眼睁睁看着士兵们受苦,更不能耽误了战事。”
知府无奈地缓缓摇头,眼中满是无奈与悲哀,说道:“将军,即便强行征收,恐怕也凑不齐大军所需的粮草啊。这保定府的百姓,实在是再也拿不出更多的东西了。”
林震沉思片刻,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然,说道:“无论如何,都必须试一试。但我也不会让百姓白白付出,待战事结束,朝廷定会给予补偿。我以我的名誉担保!”
于是,林震毅然下令在保定府范围内强征粮草和其他物资。士兵们开始挨家挨户地征集,一时间,保定府内鸡飞狗跳,一片混乱。百姓们虽然心中充满不满,但在士兵们的强制下,也只能无奈地交出家中仅有的存粮。许多百姓眼中满是愤怒和无奈,有的甚至忍不住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这一行动引发了更大的问题。许多百姓对军队产生了强烈的反感和抵触情绪,他们私下里纷纷抱怨,对军队的态度变得极为恶劣。一些百姓甚至开始主动帮助苏明博的探子传递情报,希望借此摆脱军队的压迫。
而在军中,一些士兵也对强征行为感到深深的愧疚。他们看着百姓们无助的眼神,心中充满了不忍,士气愈发低落。整个军队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士兵们训练时不再有往日的热情,行军时也显得无精打采。
与此同时,保定府内的一些官员,对林震强征物资的行为极为不满。他们担心这样会引发民变,影响自己的仕途。于是,他们联名写了一封奏折,派专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弹劾林震行事鲁莽,不顾百姓死活,强征物资,恐将引发保定府的动荡不安。
在京城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大臣们早朝时便收到了弹劾林震的奏折。一时间,整个朝堂议论纷纷,大臣们各执一词。
户部尚书刘世贤率先站出,他眉头紧皱,满脸忧虑地说道:“陛下,林震强征物资一事,实乃鲁莽之举。保定府连年天灾,百姓生活艰难,此时强征,无疑是雪上加霜。若因此激起民变,那局势恐将失控,还望陛下明察。”
然而,兵部尚书王渊却神色严肃地反驳道:“陛下,林震将军此举虽有不妥,但也是无奈之举。大军粮草告急,若无粮草,前线战事必将受到严重影响。如今敌军压境,我们不能因一时之仁,而误了国家大事。”
吏部尚书张秋合也点头附和道:“是啊,陛下。林震将军向来忠心耿耿,此次强征想必也是为了战事考虑。只是方法欠妥,还望陛下能予以指示,让将军妥善处理此事,既能保证大军粮草,又不致激起民变。”
朝堂之上,支持与反对林震的大臣们各抒己见,争论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