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晋阳血刃
,调配兵力,支援各处防线。
然而,大梁军毕竟人多势众,虽然在初期的进攻中遭受挫折,但他们很快调整战术,重新组织进攻。一场更加激烈、残酷的战斗,在太原城的各个防线全面展开,整个山西大地,都被战火所笼罩……
在山西这片被战火炙烤的土地上,战斗的惨烈程度不断升级。
北部防线大同城外,西北边军虽首战受挫,但很快重整旗鼓。主帅得知先锋遇袭后,怒发冲冠,亲自督军再次杀向大同。此次,他们吸取教训,不再贸然进攻,而是将大同城围得水泄不通,企图困死城中守军。同时,派遣小股部队在周边地毯式搜寻暗刃卫的踪迹,杜绝类似的偷袭再次发生。
李泉伫立在城头,望着如铁桶般包围城池的敌军,神色凝重,深知局势已到危急关头。他转头对身旁的林智说道:“敌军此番是铁了心要打持久战,我们城中粮草虽有储备,但长此以往,终究不是办法。必须得想法子打破这僵局。”
林智紧锁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李将军,我们可借助热气球侦察队,仔细观察敌军部署,找寻其薄弱点,随后组织精锐部队突围而出,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李泉深以为然,当机立断下令热气球侦察队升空。经过一番细致侦察,发现敌军在城西的包围圈相对松散,此处地形复杂,密布沼泽与密林,不利于大规模驻军,敌军似乎在此处有所疏忽。
李泉当即便挑选了两千名精锐骑兵,其中包括玄甲军的五百重骑兵。恰逢晦日,月黑风高,城门悄然开启,骑兵们如黑色的洪流般无声无息地涌出,马蹄皆包裹着厚厚的布匹,朝着城西敌军薄弱处迅猛冲去。
敌军毫无防备,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阵脚大乱。玄甲军重骑兵一马当先,他们身披重甲,宛如钢铁巨兽,在敌阵中横冲直撞。普通骑兵则手持长刀,左劈右砍,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
西北边军主帅得知城西遇袭,急忙调兵增援。但李泉并不恋战,见敌军援兵将至,迅速率领骑兵撤回城中。这一战,虽未能彻底打破包围,但极大地打击了敌军的士气,也让他们对大同城不敢再有丝毫轻视。
在南部防线的平阳,王猛的游骑兵不断袭扰敌军粮道,令敌军苦不堪言。然而,敌军也学乖了,每次运输粮草都派出大量兵力护送,并且沿途设置了重重岗哨。
王猛意识到,常规的袭扰战术已难以奏效。他召集手下将领,商议新的对策。一名将领提议道:“王将军,我们可伪装成大梁的运粮部队,混入敌军粮草队伍,然后来个里应外合,烧毁他们所有粮草。”
王猛眼睛一亮,说道:“此计甚妙!就这么办。”此前,王猛的部队俘虏了几名敌军运粮官,从他们口中得知了运粮的口令以及特制令牌的样式。同时,由于敌军多线作战,后勤人手严重不足,被迫征用大量新兵押运粮草。王猛挑选的五百游骑兵中,还有人精通当地方言,能完美伪装成运粮民夫。他们迅速准备好伪装所需的旗帜、服饰等物品,推着装满硫磺、火油等易燃物的假粮车,混入了敌军的运粮队伍。
当运粮队伍行至一处山谷时,王猛见时机成熟,一声令下,游骑兵们纷纷抽出武器,冲向护送粮草的敌军。与此同时,预先埋伏在山谷两侧的游骑兵也如猛虎下山般杀了出来。敌军毫无防备,顿时陷入混乱。王猛等人迅速点燃假粮车上的易燃物,火势借着风势迅速蔓延到其他粮车,一时间,山谷中浓烟滚滚,粮草被烧得干干净净。
敌军主帅得知粮草再次被毁,气得暴跳如雷。他深知,若不能解决粮草问题,这场战争将难以为继。于是,他决定分出一部分兵力,在周边地区强行征粮,以解燃眉之急。
而在东部防线的井陉关,林渊的进攻依旧毫无进展。他望着那高耸的关隘和顽强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