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初入仕途
所在的祁县县城,商业在战争的冲击下,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曾经繁华热闹的集市,如今冷冷清清,宛如一座被遗弃的空城,商户寥寥无几,街道上弥漫着一股衰败的气息。周逸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从改善商业环境入手,为这座县城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他首先组织了一批人手,对街道上的残垣断壁进行清理,将那些乱摆摊点重新规整。经过一番精心的规划,他重新划分了集市的布局,根据不同的商品种类,划分出了食品区、日用品区、农具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使集市看起来井然有序。然而,这一举措却引发了一些小商贩的不满。
一个卖菜的小贩,一脸焦急地拦住了正在集市巡查的周逸,大声抱怨道:“大人,您这一改,我们的生意还怎么做呀?以前在路口摆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生意还算过得去。现在被赶到这偏僻的角落,根本就没什么人光顾,这不是要断了我们的生路吗?”
周逸赶忙耐心地解释道:“这位大哥,您先别着急。重新规划集市布局,是为了咱们县城商业的长远发展。以前路口拥堵混乱,不仅影响交通,而且这种无序的状态也不利于商业的持续繁荣。现在集市布局合理,分类清晰,我们还会加强管理,保证交易公平公正,为大家营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了帮助大家度过这段适应期,接下来的两个月,我们会减免摊位税,并且每天给每个摊位发放一定的补贴。而且,我们还会加大宣传推广的力度,在县城周边的乡镇张贴告示,举办盛大的集市开市活动,邀请戏班子来表演,吸引更多周边地区的客商和百姓前来。相信用不了多久,您的生意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小贩将信将疑地看着周逸,说道:“真有您说的那么好?要是生意没起色,您可得给我们个说法。”
周逸拍着胸脯,坚定地保证道:“大哥放心,如果真没效果,您随时来找我。我一定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时光荏苒,半年的考核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在林羽的不懈努力下,他所在的县城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已有不少外出逃难的流民,听闻家乡的种种利好政策,纷纷扶老携幼,踏上返乡的路途。在经验丰富的农师的悉心指导下,百姓们热情高涨,积极开垦荒地,种植高产作物。虽然距离丰收还有一段时间,但田间地头已然呈现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那翠绿的番薯藤蔓,犹如绿色的绸缎,在田间蔓延开来;茁壮的玉米苗,仿佛一排排整齐的士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兴修水利的工程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工地上,百姓们干劲十足,挖土的挖土,运石的运石,以工代赈的方式不仅解决了工程所需的大量人力问题,还让百姓的口袋逐渐充实起来,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乡绅们看到县城逐渐复苏的喜人景象,对林羽的态度也从最初的怀疑与观望,转变为由衷的支持与钦佩。
而在周逸这边,集市经过他的精心整顿,再加上一系列的促销活动、广泛的宣传推广以及减免摊位税和补贴等切实有效的措施,仿佛一块强大的磁石,吸引了众多周边地区的商贾纷至沓来,前来交易。小商贩们的生意日益兴隆,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周逸赞不绝口。曾经冷冷清清的集市,如今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与繁华,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曲充满活力的商业乐章。
考核结束后,苏明博在帅府中亲自听取两人的述职汇报。林羽详细而全面地阐述了鼓励流民返乡、推广高产作物种植、兴修水利以及组织以工代赈的成果与下一步计划,他的汇报条理清晰,数据详实,充满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周逸则汇报了集市改造、商业推广的经验与后续设想,他的汇报思路新颖,措施得力,展现出了卓越的商业眼光和治理能力。
苏明博听后,眼中满是赞许之色,满意地点点头,说道:“你们二人在这短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