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苓不能从,而彰可以。(已修改)
确实不急,徐苓不急,成帝不急,可徐家急,林馥华也急。
说到底,徐苓也有自己的私心,每日厘清后宫诸事,已经废了她大半心神,放在从前没什么,可近半年来,成帝不知什么打算,往未央宫跑得很是勤快,日子一久,徐苓真是心力憔悴。
现在多了个同宗的徐美人,想必她也能过得轻松一点。
至于孩子,没有徐美人,也有其他的妃嫔,再不济,死了生母的四皇子她看着也挺喜欢,只是啊,徐皇后名下的皇子,即使出自她自己的肚子,也未必能比抱养别人的好上多少。
徐苓知晓自己的本性,和徐芸所想不同,她倒更宁愿抱养皇子,这样一来,即便日后出了事,她也不至于狠不下心去做。
“说来说去,宫里也就那点东西,倒是芸姐姐,姜二公子的事,你可有其他想法?”
不想再谈论宫里的糟心事,徐苓主动问起姜家,姜二公子从汴州带回一个大腹便便的小妾,这种风流韵事一旦进了溧阳城,那是瞒也瞒不住,不消她主动打听。
眼下不惜揭开徐芸伤疤问上一问,是想看看她是否变了想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毕竟,见到人和见不到人,还是不一样的。
徐芸却毫不犹豫地摇头道,“臣妇岂敢与娘娘玩笑,夫君归家,归的是姜家,和臣妇干系不怎么大。”
“好,长春宫和玉漱宫的两位差不多还有一月左右便要生了,满月礼时本宫会请你入宫作伴,你变便趁机透露出有孕的迹象,那是宗室命妇皆在场,能让风声传地快些。记得早早做好准备,官宦家和离非同小事,离了姜家,从今往后你怕是要青灯古佛地过一辈子了。”
徐芸只是笑笑,
“娘娘说的话臣妇都记在心里,青灯古佛未必不好,世上有人求一生一世一双人,自也有人求一花一草一千秋。”
“你能想通,是再好不过的了。”
徐苓让佩环把人送出了宫。
午膳后,少府处送来了新的锦缎,未央宫份例多,每月的锦缎一批批送进来,没做成衣裳帕子的全堆在库房生了灰,今儿这一批是最适宜做夏日薄衣衫的天蚕丝和流光锦,光是瞧着就觉得凉快,徐苓低头各挑拣出两匹花色不错的天蚕丝和流光锦,叫等着伺候的青书送去长春宫。
“林婕妤仗着肚子里怀了龙种,已经拿乔连着好几天没来未央宫请安了,娘娘怎么还要往她宫里送东西。”青书捧着布匹一脸不情愿。
“你如今倒是做起本宫的主来了。”徐苓斜乜着她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既然如此,那就交给竹尘去送。”
“竹尘总不会不乐意吧?”
皇后娘娘回过头看着小太监,小太监接过布匹,膝盖一软,差点没跪了下去,“奴才谨遵娘娘吩咐。”
“嗯,这才对嘛。”
“青书,这点你得和竹尘好好学学。”
“是,奴婢知道了。”青书忿忿地瞪了眼竹尘,只可惜高高摞起的布匹遮住了他的整个脑袋。
“行了,先把东西送去长春宫,就说本宫念她孕育子嗣,劳苦功高,特意赏赐的。”徐苓在布匹上轻轻拍了拍,感受到小太监颤抖的双臂,略有不满道,
“这么几匹布都能将你累成这般模样,竹尘,你得好好练练身子骨了。”
“是,奴才定不辜负娘娘关心。”竹尘捧着布匹歪歪扭扭出了正殿,然后全交给底下的小太监拿着,都是未央宫一等的掌事太监了,哪还有亲自拿重物的说法。
竹尘拍拍手,想着方才皇后娘娘拍布时掀起的细微掌风,默默攥拳下定决心,以后早起除了跑圈,还得举上半个时辰的铁才行,皇后娘娘喜欢壮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