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不经他人事,莫论他人苦(已修改)
和亲龃龉之事,本就众说纷纭,先帝崇文抑武,等到成帝即位,能派遣在外的武将屈指可数,否则前几年里,大周几万军士何至于被区区匈奴打得节节败退。
虽说成帝即位后马不停蹄地大改兵制,提拔武将地位,然如此沉疴旧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成,这回大败匈奴,是韩忠带着一批精锐誓死换来的,大周亦伤亡惨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
匈奴提出和谈,何尝不是看出了大周的力有不逮,不过和亲罢了,成帝想不出自己有何理由拒绝,但前朝却是各为阵营,以秦青为首的赞同和亲,而林旬友一派则严辞拒绝。
苦恼之际,他曾私下与皇后相商,皇后由徐厉亲指,原以为皇后会像林旬友那群人一样,端着大国气性而反对和亲,不成想皇后却毫不犹豫道和亲最好。
他问她为何和亲更好。
她道,家国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衣食富足之人才能停下思考何为国,看对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凉州百姓而言,有茅屋挡风雨、有田地种麦子,免于四处流亡才是重中之重。
正所谓不经他人事,不知他人苦,由古至今,多少民间起义得以出头,不正是因为上位者难以体察民情,光谈一国荣辱。
她还说,大周百姓有他这样的君王处处思虑,是百姓的福运。
赞誉言词,成帝听过无数,但皇后的话却是落入了他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