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科技编辑器
—”
淡蓝色光屏再次出现在眼前,唯他可见。上面的文字和倒计时分秒不差。
【当前任务:新手引导——“行者”的诞生(剩余167小时57分55秒)】
陆宸心脏狂跳。不是梦!
他尝试在心中默念:“虚拟实验室?”
眼前景象瞬间变幻,实验室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纯白广阔空间。
无数他认识或不认识的精密仪器、工具模块悬浮空中,散发柔光,充满未来科技感。
“欢迎进入初级虚拟实验室。”
机械音再次响起,“当前可模拟精度:001毫米。可模拟材料种类:1035种。请导入设计草图或三维模型。”
陆宸试着伸手,手指径直穿过虚拟扳手。
“仅支持意念操作或连接外部神经感应设备。”“启明”适时提醒。
意念操作?陆宸集中精神,想象拿起扳手,扳手果然晃动了一下,旋即静止。
“导入设计草图。”陆宸回忆“行者一号”的设计,在脑中勾勒膝关节的简陋结构。
几乎在他构思完成的瞬间,虚拟空间中便出现了一个粗糙的三维模型。
紧接着,模型上红光闪烁,密密麻麻的标注点弹出。
“结构冗余3处。”
“材料强度不足,最大承载力低于设计值15。”
“传动效率低下,齿轮组摩擦系数过高,能量损耗预计27。”
“伺服电机选型错误……”
一连串红色警告,不下百条!
“综合评估:设计存在117处缺陷,成功率低于5。是否进行自动优化?”
陆宸脸颊发烫。自己熬夜的设计,在“启明”面前,就是工业垃圾。
“优化。”他艰难地用意念下令。
光芒闪过,粗糙模型迅速变形、重组。
“优化完毕。方案一:采用行星齿轮减速器配合高强度合金连杆,预计效率提升22。”
“方案二:采用仿生肌腱驱动单元,模拟人体肌肉发力模式,预计效率提升40,重量降低15,动态响应速度提升60。材料需求:高分子聚合物纤维束,记忆合金丝。”
仿生肌腱!陆宸眼睛一亮。他曾在顶尖期刊见过类似概念,多停留在理论,启明竟能直接给出具体方案!
他选择了方案二。详细结构图、参数、步骤清晰展现,更有动态演示。
陆宸贪婪地吸收着信息,这简直是降维打击!
退出虚拟实验室。
看着烧毁的模块和散落零件,核心材料他搞不到,但优化方案中对现有结构的改进,如调整杠杆比例、连接方式,却能立刻尝试。
他拿起工具,按优化方案修改膝关节。原本卡顿的连接处,调整后顺滑不少。
给伺服电机通上弱电流,关节动作流畅了些。
“有用!”陆宸眼中爆出精光。
“咚咚咚!”粗暴的敲门声打断陆宸。
门被推开,陈浩带着跟班大摇大摆进来。
“哟,陆大学神,又捣鼓破铜烂铁呢?”陈浩目光扫过实验台,看到焦黑模块,讥讽更浓。
“啧啧,炸了?我说什么来着,就凭你,还想造外骨骼?别点着实验室就谢天谢地!”
跟班们哄笑。
“通宵造假,辛苦了啊!”
“这玩意儿能动,我直播倒立洗头!”
陆宸眉头微皱,没理他们。他满脑子都是“启明”的优化方案和任务。
他走到“行者一号”旁,准备再试。
接上电池,按下开关。
“嗡……”电机微弱电流声,支架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