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项目答辩会
高压变电站,冰冷的金属栅栏在月光下泛着寒光,其上“高压危险,严禁攀爬”的猩红大字如同警告。
陆宸深吸一口夜间的凉气,胸腔中那股不甘与渴望却愈发炽热。
“启明,计算成功率。”
【警告:直接接触高压电缆,未受控情况下,宿主存活率为0001。在“启明”辅助下,精准截取03秒安全脉冲电流,成功率可提升至75。依旧存在极大风险。】
“足够了。”陆宸从背包里取出一根临时改造的绝缘伸缩钩。
主体是捡来的废弃碳纤维鱼竿,前端用环氧树脂固定了一个特制的铜钩,握把处缠绕了厚厚的绝缘胶带。
凌晨两点,万籁俱寂。
陆宸观察片刻,确认四下无人,后退几步,猛地助跑,手臂一撑,身体轻盈地翻过两米多高的围墙,悄无声息地落在变电站内部的草地上。
“左前方三十七度,c相主输电线,下方第三根。”启明的光屏在他眼前浮现,清晰标注出目标电缆。
陆宸小心翼翼地靠近那排狰狞的输电设备。他举起绝缘钩,按照启明的指示,将铜钩精准地搭在目标电缆上。
“准备,三,二,一!”
在倒计时结束的瞬间,陆宸伸出右手,毅然决然地贴上了绝缘钩的金属杆末端——那里他预留了一小块未包裹绝缘胶带的区域。
“滋!”
一道微弱却凝实的幽蓝光芒顺着铜钩导入,再通过金属杆,瞬间涌入他的掌心。
手臂传来一阵酥麻,紧接着,一股暖流如同决堤的江河,凶猛地冲刷着他的四肢百骸,最终汇入眉心。
【能量补充15,当前总能量27。虚拟实验室可持续使用3小时。】
成了!陆宸心中一喜,迅速收回绝缘钩,不敢有丝毫停留,再次翻墙而出,消失在夜色中。
那03秒的电流,仿佛为他注入了新的生命。
回到那间破旧的实验室,陆宸没有片刻耽搁,立刻进入了虚拟实验室。
“导入‘行者一号’最新模型。”
眼前白光一闪,改进后的“行者一号”三维模型浮现。
“针对现有材料和加工条件,进行极限优化。”
【优化方向:降低摩擦,提升腰部支撑。】
【方案一:轴承优化。建议采用石墨烯基复合润滑薄膜替代传统滚珠轴承,预计摩擦系数可降低至001。】
光屏上,膝关节和踝关节的轴承结构迅速变化,原本复杂的滚珠被一层近乎透明的薄膜取代,模拟转动时,代表摩擦力的红色区域几乎消失。
“石墨烯薄膜?!”陆宸眼神发亮,这东西他知道,但实验室级别的小批量制备都极难,更别提应用。
不过,启明既然提出,必然有其道理,或许是某种简易制备或涂覆方法?
【材料获取提示:可从废弃锂电池石墨负极中尝试提取,纯度要求不高,重点在于均匀涂覆。】
原来如此!陆宸恍然。
【方案二:腰部支撑强化。通过人体行走姿态力学模拟,当前设计腰部支撑点存在应力集中,易导致结构疲劳。建议增加一体式碳纤维腰托,分散压力,提升稳定性。】
模型上,腰部位置凭空生出一个符合人体工学的流线型腰托,与原有的腿部支架完美融合。
“碳纤维?”这东西不便宜,但也不是完全搞不到。
他记得体育器材室好像有几根断裂的碳纤维羽毛球拍,或许可以废物利用。
最大的难题依旧是动力输出和传动精度。
“3d打印机的精度无法满足微米级齿轮加工要求。”陆宸在心中对启明道。
【替代方案: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