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就在我即将倒下时,一道黑影掠过——
我昏睡了三天三夜。
醒来时,晏九渊坐在我榻边。
军需司马招了,他乃晟国潜伏在我军多年的细作,
受萧锦云的指使,在我军粮仓里掺了腐草菌。
他红了眼眶,只是委屈了你。
我握紧他的手,
臣妾从未觉得委屈,只是这粮食发了霉,我们边境的将士将如何挨到秋收
大境立国百年,兵强马壮,铁骑所向披靡!却始终受困于粮食不足的窘境。若能解决此难题,必将开创大境的盛世昌荣;
晏九渊颤抖着手,眼尾猩红。
皇后说的对,若是能攻克这粮产难关,我大境铁骑将再无敌手!我们的商队能纵横四海!我们的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他一把推开殿窗,望向远方:
这才是真正的——盛世!
7、
粮食遭遇霉变,仅剩的八万石粮草,如何能撑到秋收之时
军令一道接一道传出帐外。
传令三军——晏九渊声音沙哑,即日起,每顿口粮再减三成。
边境将士的处境越发艰难。
晏九渊眉间的沟壑也愈发深刻。
我不忍看他日渐憔悴。
臣妾愿尽绵薄之力。
我随即动身踏遍北境六州。
目睹到干裂的田垄,还有因暴涨河水冲垮的堤坝;
北方连续二十八年单种粟米,七成耕地出现严重板结,
南方十二处主干渠年久失修,近五年因旱涝绝收的田地达四十万亩;
还有因仓储不当导致的粮食霉变率达三成,应急义仓实际存粮不足账面的三成;
报——
官仓存粮仅够支撑二十七天!距离秋收还有整整九十天!
来得及…一定来得及!
我安慰自己。
我将自己关在藏书阁,昼夜不歇翻阅典籍。
并下令任何人都不得进来打扰。
娘娘,子时了……
侍女在门外轻声提醒,声音里带着犹豫。
我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案几上摊开的《齐民要术》被勾得密密麻麻。
未找出解决之法,我绝不出此门!
北方驿使刚报来消息——又有三个村庄因抢粮发生械斗。
晏九渊常悄然前来,他会站在阁外良久。
我们隔着堆积如山的典籍对视,他眼底的血丝越发密集。
有次我伏案昏睡过去,醒来时发现自己竟在寝宫的床上。
身旁是一脸担忧的晏九渊。
别动。他跪在床前,打开白玉瓷瓶,指尖沾了些药膏。会有些疼。
冰凉的药膏触上额头的淤青,我忍不住瑟缩了一下。
忍一忍。
你晕倒了!幢在了案几上,额头可能会留疤!
他低声说着,眼眶却红红的。
我拿起铜镜,这疤是月牙状,还挺好看!
他佯装生气,不愿我再进藏书阁。
我怔怔地看着他近在咫尺的脸,眼下一片青黑,像是一夜未眠。
我试图安慰他,
九渊,我没事!但是我们等不起,前线的将士更加等不起。
最终,他松了口。
罢了。他长叹一声,朕陪你!
日影西斜,一日又一日。
终于,我们整理出了一系列促进粮食增产的条例。这些政令以朱砂誊写在雪白的绢帛上,由驿卒快马加鞭送往各州郡。
秋收时节,捷报频传。
同时,一队风尘仆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