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当小弟吧!说罢,便挥斧砍来。
明远无奈,只能拔剑迎战。他的手下们也纷纷举起兵器,与土匪展开搏斗。这些土匪虽然凶狠,但毕竟不是正规军,在明远等人的反击下,渐渐落了下风。
土匪头子见势不妙,转身想要逃跑。明远眼疾手快,掷出手中长剑,一剑将其刺倒在地。其他土匪见状,纷纷跪地求饶。
明远看着这些土匪,心中一动:你们若愿意弃恶从善,随我一起去投奔镇北王,我便饶你们性命。
土匪们大喜,纷纷表示愿意追随。就这样,明远的队伍又壮大了一些。他们继续赶路,终于在一个月后,来到了镇北王的领地。
见到镇北王时,明远跪倒在地,泪流满面:镇北王殿下,雁门关已失,我父陆承钧生死未卜,我妹妹也惨遭叛军杀害。还望殿下发兵,收复雁门关,为死去的将士和百姓报仇!
镇北王扶起明远,神色凝重:明远,你放心。杨威老贼勾结外敌,图谋不轨,我早有耳闻。此次,我定当亲率大军,与你一同收复雁门关!
明远心中大喜,感激涕零:多谢殿下!明远愿为先锋,冲锋陷阵,万死不辞!
一场收复雁门关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第三章:暗潮涌动
镇北王府内,灯火通明。镇北王李玄策召集麾下将领,商议收复雁门关的大计。地图上,雁门关的位置被重重标记,周围还散落着匈奴与叛军的兵力部署。
匈奴五万铁骑驻扎在雁门关外,杨彪率领的叛军约三万人据守城中。李玄策用手指轻点地图,我们虽有十万大军,但长途奔袭,需速战速决。陆明远,你对雁门关地形熟悉,可有良策
明远上前一步,沉声道:殿下,雁门关易守难攻,强攻必然伤亡惨重。匈奴与叛军看似联合,实则各怀心思。我们可先派人潜入城中,联络城中不愿投降的百姓和将士,里应外合;同时,在匈奴营地附近设下伏兵,切断他们的后援,使其不敢轻易支援叛军。
李玄策点头赞许:此计甚妙。不过,潜入城中风险极大,谁愿担此重任
话音刚落,一名身材魁梧的将领站出:末将王猛,愿率一队精兵,潜入雁门关!王猛是镇北王麾下的猛将,作战勇猛,为人忠义。
明远也主动请缨:我对雁门关的街巷和暗道了如指掌,愿与王将军一同前往。
李玄策拍板决定:好!王猛、陆明远即刻挑选精锐,今夜便出发。其余人等,按计划准备,三日后发起总攻!
是夜,月黑风高。王猛和明远带领两百名精兵,身着黑衣,趁着夜色,悄悄靠近雁门关。他们避开敌军的巡逻队,从一条隐蔽的山间小道,来到了城墙下。
明远指着城墙某处,低声道:这里有个排水口,平时仅供污水流出,如今干旱,正好可以容人通过。
众人小心翼翼地钻进排水口,里面漆黑狭窄,弥漫着刺鼻的气味。他们屏住呼吸,艰难地爬行着。终于,他们从城内的一处角落钻出。
此时的雁门关,早已没了往日的繁华。街道上,匈奴兵和叛军四处巡逻,百姓们敢怒不敢言,纷纷紧闭家门。明远带着众人,在夜色的掩护下,来到了一处破旧的民居前。
他轻轻叩响房门,过了好一会儿,门才开了一条缝。屋内的老汉看到明远,激动地差点叫出声来:小将军!您还活着!
明远握住老汉的手:老伯,城中还有多少愿意反抗的将士和百姓
老汉道:周将军战死前,曾秘密安排了一些心腹,分散在城中各处。这些日子,他们一直在等待机会。我这就去联络他们!
很快,数十名热血男儿聚集在民居内。他们都是雁门关的守军或百姓,不愿屈服于匈奴和叛军的统治。明远向他们说明了镇北王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