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闯入皇宫,正好赶上这场混战。

    杨威见势不妙,转身想要逃跑。明远怎会让他得逞,大喝一声:杨贼,哪里走!飞身追出寝宫。两人在皇宫长廊上展开追逐,杨威边跑边从怀中掏出烟雾弹,扔在地上。浓烟弥漫间,明远失去了杨威的踪迹。

    但他很快冷静下来,仔细观察地面脚印。循着脚印,他追到了皇宫一处偏僻的库房。刚推开门,一支暗箭破空而来。明远侧身躲开,举剑冲了进去。库房内,杨威正准备从密道逃走,见明远追来,眼中闪过一丝恐惧。

    陆明远,你别逼我!杨威色厉内荏地喊道,我知道陆承钧被关在哪里,你若放我一条生路,我便告诉你!明远冷笑:你以为我还会信你说罢,挥剑攻了上去。

    两人在库房中展开殊死搏斗。杨威毕竟是朝中权臣,身手不凡,与明远打得难解难分。但明远心中怀着对亲人的牵挂、对家国的责任,越战越勇。终于,在一次激烈的交锋中,明远抓住破绽,一剑刺穿杨威的肩膀。

    杨威惨叫一声,跪倒在地。明远一脚踩住他的后背,剑尖抵住他的咽喉:说!我父亲关在哪里杨威咬牙切齿:你做梦......话未说完,明远加大力度,剑尖刺破皮肤,鲜血渗出。杨威恐惧之下,终于开口:在城西地牢......

    明远押着杨威走出库房,正遇上赶来的李玄策和铁柱。李玄策看到杨威被擒,大喜过望:明远,干得好!他们立刻带着杨威,前往城西地牢。

    地牢内阴暗潮湿,弥漫着令人作呕的气味。明远一间间牢房寻找,终于在最深处,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陆承钧!父亲虽衣衫褴褛,满脸疲惫,但见到明远,眼中顿时焕发出光彩:远儿......你来了......

    明远冲上前,抱住父亲,泪水夺眶而出:爹,孩儿来晚了......陆承钧抚摸着儿子的头: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此时,李玄策命人将杨威带走,准备明日在朝堂上公开审判。

    第二天,阳光洒在金銮殿上。皇帝在众人的搀扶下,勉强支撑着坐在龙椅上。文武百官齐聚,见证这场正义的审判。杨威被押上殿来,面对如山的铁证,他再也无法狡辩,只能跪地求饶。

    皇帝怒喝:杨威,你勾结外敌,叛国谋逆,罪大恶极!来人,将其打入天牢,择日问斩!随着皇帝的一声令下,杨威被拖出大殿。朝堂上响起一片欢呼,积压已久的阴霾终于散去。

    陆明远和陆承钧父子相拥而泣,他们知道,这场劫难终于过去了。但他们也明白,大胤王朝百废待兴,前方还有更多的责任与使命等待着他们......

    第七章:重建山河

    杨威伏诛后,大胤王朝迎来了新的转机。皇帝因被杨威下毒,身体每况愈下,遂下旨让镇北王李玄策监国,辅佐朝政。陆承钧官复原职,继续镇守雁门关;陆明远则被封为骠骑将军,负责协助李玄策整顿朝纲、重建山河。

    在朝堂上,明远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减免赋税,鼓励百姓开垦荒地;设立学堂,广纳贤才;加强军备,操练新军。这些举措得到了李玄策和众大臣的支持,很快便在全国推行开来。

    然而,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一些朝中老臣因循守旧,对新政策百般阻挠。他们在朝堂上结党营私,处处与明远作对。其中,以吏部尚书王崇为首的保守派势力最为强大。王崇仗着自己三朝元老的身份,多次在朝堂上公然反对明远的提议。

    一日早朝,王崇上奏道:陛下,陆明远年纪轻轻,却屡屡提出激进之策。如此下去,恐会动摇国本!老臣恳请陛下三思!其他保守派大臣也纷纷附和。明远不卑不亢地站出:王大人,如今大胤历经战乱,百姓流离失所,若不革新,何以强国富民

    双方在朝堂上激烈争辩,一时僵持不下。李玄策见状,开口道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山河劫简介 >山河劫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