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东边不亮西边亮
厂里领导班子做了停工停产的决定后,来他办公室门口闹的工人就没有个停的时候。
今天是周一,是厂子里面例行的班子会议。
肥皂厂不大,领导班子只有四个人,但为了表示会议的正式和严肃,几人还是在会议室召开了例会。
但,今天和以往一样。
沉默。
吴厂长的目光从四个副厂长身上扫过,没有一个人先开口说话。
吴厂长:“哎,同志们,经济上的困难,上周我们已经强调过了……不知道这周,大家有没有想到什么好的法子?”
“厂长,昨天有职工来找我,提了一个建议,我不知道可不可行,想要请各位一起讨论。”
说话的是负责供销工作的副厂长,程曼琏。
程曼琏是一位四十出头的女性,做事雷厉风行,前些年煤炭资源短缺,工厂里缺了煤炭就要停工,江河市多少工厂因此停工。
而程曼琏在这时候,放弃找煤炭的门路,转向了谁也没想到的木材,最后用柴代媒,锅炉一刻不停的烧,硬是没让工厂停工,让肥皂厂成为江河市唯一一个没有因为煤炭荒停工的工厂。
这厉害名声传遍了江河市的轻工系统,当年程曼琏就因为这事受到了市里的表彰。
现在,人称铁娘子程曼琏客气的说让大家一起讨论,在座的几人都一下子支棱起了精神。
看来厂子里的事情有门了!
见几人的注意力都集中了过来,程曼琏起身去将会议室的门打开,请进来了两个人。
这两人,别人不认识,吴厂长却一眼就认了出来。
这是厂子里为了抢救集体财产去世的老周家的两个孩子,他们母亲当年坐在厂长办公室门口大闹一场,给家里争取了两个进厂工作的指标。
后续吴厂长自然是关心过指标的落实情况,在组织部同事那里看到过这俩人的档案,才放心下来。
这也足见当时王爱萍女士给人落下的心理阴影了。
四个厂领导就见两个年轻人走进来,两人样貌都不差,一个看上去挺老实的,有些紧张。另一个看上去更年轻一些的,一进门就呲着一口大白牙,大大方方的打了招呼,介绍了两人的身份。
“各位领导好,这是我哥周明,在原料车间。我叫周珂,在皂化车间。”
几位厂领导都点了点头。
吴厂长看向程曼琏:“程副厂长,这就是找去你家的同志吧。是他们想出了什么好主意吗?”
程曼琏点头,看向了周珂周明两人,说道:“接下来就由两位同志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周珂说道:“谈不上是什么很好的主意,我们就想请厂里给我们开开介绍信,让我们到村子里去卖货。”
这话一出,除了程曼琏,剩下的厂领导都愣在了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