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旧的伤口刚好,新的水泡又起。但她毫不在意,眼中只有那些竹篾、纸张和五彩的画料。
远洲也时常过来帮忙。他不仅带来了外面世界关于手工艺传承的新思路,还利用自己的网络知识,帮助清妍查阅了大量关于古代风筝制作和材料科学的资料,甚至联系上了一位研究民俗工艺的美术学院教授,通过视频通话向教授请教了一些专业问题。
清妍发现,祖父的图谱中,不仅有制作方法,还蕴含着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哲理。比如风筝的造型,多取自吉祥的动植物,如龙、凤、蝙蝠、鲤鱼、牡丹、莲花等,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色彩的运用,也讲究五行生克,阴阳和谐。
她渐渐明白,琉璃鸢不仅仅是一件玩具,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一种情感的寄托。
在一次清理祖父遗物时,清妍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巧的木匣子,里面放着几块已经干硬的、颜色各异的泥块状东西,旁边还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天然矿石颜料,固色久,光泽异。
她把这些泥块拿给七爷爷看。七爷爷辨认了半天,才恍然道:哦,这是你爷爷当年自己去山上采的矿石,磨成粉末,用来配制琉璃浆的。用这种颜料,风筝的颜色能保持几十年不变,而且在阳光下会有一种特别的光彩。
这无疑是一个重大发现。清妍按照字条上的提示,将这些矿石颜料小心翼翼地研磨成细粉,按照图谱上的方法,尝试添加到琉璃浆中。
果然,用这种矿石颜料调出的琉璃浆,色泽更加纯正饱满,涂在云母纸上,干燥后呈现出一种深邃而富有层次感的光泽,仿佛宝石一般。
太美了!清妍看着自己新做的一只蝶恋花风筝,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翅膀上的纹路清晰可见,色彩绚丽却不俗艳,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远洲也赞叹不已:清妍,你真的把琉璃鸢的精髓找回来了!
经过几个月的刻苦钻研和反复试验,清妍不仅基本掌握了琉璃鸢的传统制作工艺,还在七爷爷和远洲的帮助下,对一些几近失传的古法进行了恢复和改良。
琉璃巷的天空,开始再次出现零星的、闪耀着琉璃光彩的风筝。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一只都凝聚着心血与希望。巷子里的居民们,也开始对这个埋头苦干的年轻姑娘投以敬佩和期待的目光。古老的技艺,仿佛正在这个年轻的生命手中,慢慢苏醒。
第九章:创新的翅膀
掌握了传统技艺,清妍并没有满足于此。她深知,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如果只是一味地复制传统,而不能与时俱进,最终还是会失去生命力。她希望自己制作的琉璃鸢,不仅能承载历史的厚重,也能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她开始思考如何在琉璃鸢的设计上进行创新。她翻阅了大量现代艺术和设计书籍,也关注网络上流行的审美趋势。她尝试将一些现代的几何图案、抽象线条,甚至动漫卡通元素,巧妙地融入到风筝的造型和图案设计中。
七爷爷,您看我设计的这款‘星空’主题的风筝怎么样清妍将一张设计稿拿给七爷爷看。那是一只造型简洁的菱形风筝,鸢面上用深浅不一的蓝色琉璃浆,点缀出璀璨的星空图案,几颗较大的星星还准备用夜光材料处理,在晚间也能发出幽幽的光芒。
七爷爷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半天,点了点头:嗯,这个想法好。虽然不是老样子,但看着也挺别致,年轻人可能会喜欢。
远洲也对清妍的创新表示支持:传统工艺的生命力在于传承,更在于创新。你的设计既保留了琉璃鸢的材质和工艺特点,又赋予了它新的审美内涵,很好。
清妍还尝试在琉璃鸢的功能上进行拓展。比如,她设计了一些小巧玲珑的琉璃鸢挂件,可以作为手机链、包饰或者车内挂饰,让琉璃鸢以更生活化的方式融入现代人的日常。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