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的报考资料,爸爸托朋友联系了纪录片导演做访谈。
填报志愿那天,我们围坐在电脑前,鼠标悬停在
北京电影学院
的选项上。
记得常给我们看你的新作品。
爸爸说这话时。
妈妈正在往我书包塞牛肉干,好像我还是那个要去春游的小女孩。
九月入学,我在宿舍整理行李,发现行李箱夹层里多了本《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扉页上是妈妈娟秀的字迹:去追你的光,我们是你的幕布。
大一的深秋,我接到妈妈的视频电话。
画面里,正对着电脑屏幕发愁:你爸非要帮你剪片子,结果把软件弄崩溃了。
镜头一转,爸爸的脸突然凑近,耳后还别着支铅笔。
你那部关于留守儿童的纪录片,转场节奏再快些,我当年在实验室调试仪器,讲究的就是个精准...
我笑着点头,眼眶却有些发烫。
自从入学后,父母仿佛突然变成了我的
编外助理。
妈妈开始研究分镜头脚本,在家庭群里分享她标记的
经典运镜片段。
爸爸则自学视频剪辑,用他搞科研的严谨劲儿,逐帧分析我的作业。
期末展映那天,我在礼堂后排发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
妈妈穿着新买的羊毛披肩,爸爸捧着爆米花桶,像极了初次约会的年轻情侣。
当银幕上出现爷爷奶奶在田间劳作的画面时,我听见后排传来细微的抽泣声。
散场后,同学纷纷围过来:你爸妈好可爱啊,一直在跟我们夸你!
03
大三那年,我争取到去西部拍摄扶贫纪录片的机会。
出发前,爸爸把我叫到书房,递来一个沉甸甸的帆布包:这里面有你妈腌的咸菜,还有我改装的便携三脚架。
他顿了顿,别担心设备,家里永远是你的后勤基地。
妈妈则默默往我行李箱塞了二十个暖宝宝,仿佛我要去的不是山区,而是北极。
拍摄过程比想象中艰难,暴风雪导致设备故障,采访对象临时变卦,让我几近崩溃。
深夜躲在帐篷里,我给父母发了条消息:我可能坚持不下去了。
手机接连震动
,
先是妈妈发来的《肖申克的救赎》经典台词截图,配文
你的镜头也能成为别人的希望。
接着是爸爸的语音:当年我们在实验室三个月没出成果,最后...
最终,这部纪录片获得了大学生电影节奖项。
领奖台上,我举着奖杯哽咽道: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不仅给了我生命,更教会我用镜头去看见世界的温度。
台下,妈妈哭成了泪人,爸爸则骄傲地举着手机,把直播画面分享到家族群。
04
毕业后,我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第一个项目启动时,妈妈送来亲手包的饺子。
爸爸带着他自制的
打光神器,说是用实验室淘汰的零件改造的。
工作室墙上,挂着那张写有
去追你的光,我们是你的幕布
的书页,在灯光下泛着温暖的光。
我带着相机奔走在不同的城市,总能在取景框里看见父母的影子。
工作室成立第三年,我们承接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项目
。
为濒危传统手工艺人拍摄系列纪录片。
拍摄到竹编老艺人时,资金链突然断裂。
合作方临时撤资,团队陷入了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