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车子驶入园区时,李维突然抬头:周师傅,你以前是做什么的车内这么安静,不像普通司机。
我心跳微微加速:做过几年程序员,后来转行开车。
哦他来了兴趣,什么方向的
最初是后端开发,后来接触过一些机器学习算法。我故意轻描淡写,最近对实时调度系统有点研究。
李维的眼睛亮了起来:这么巧我们公司正好在做这个。他合上电脑,身体前倾,你觉得城市物流配送最大的痛点是什么
我知道机会来了。借着红灯,我转过身与他四目相对:不是路径规划,而是需求预测。现有的算法太依赖历史数据,无法适应突发情况。
李维的表情瞬间变了:继续说。
接下来的二十分钟,我结合系统提供的知识和自己的见解,简单分析了当前物流算法的局限性和可能的改进方向。李维越听越专注,甚至拿出手机开始录音。
到达云创大厦时,他迟迟不下车:周师傅,有兴趣来我们公司聊聊吗就现在。
我看了看时间:可我还有车...
我按包夜付费。他直接掏出钱包,抽出五张百元大钞,这些够吗
半小时后,我坐在云创科技的会议室里,面对李维和另外两位技术主管。他们抛出一个又一个专业问题,我凭借系统和这段时间的学习一一应对。虽然有些细节不太懂,但整体思路获得了他们的认可。
不可思议。一位技术主管推了推眼镜,你的想法和我们首席科学家的研究高度吻合,但他花了两年时间才得出这些结论。
李维一直没说话,直到讨论结束才开口:周毅,我们正在组建一个新项目组,做智能物流调度系统。你有兴趣加入吗技术副总监职位,年薪六十万起步,外加期权。
我的心跳剧烈跳动。六十万!这比我前世在科锐的工资高出一倍多!但系统突然弹出提示:【建议谨慎。直接入职将失去现有资源积累渠道。】
见我犹豫,李维补充道:或者...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合作。你以技术顾问身份参与,按项目阶段付费,保留你现在的工作方式。
这正中我下怀。我们详细讨论了合作细节,最终达成协议:我先以兼职形式参与前期算法设计,三个月后再评估是否全职加入。
离开云创大厦时已经凌晨一点。李维亲自送我下楼:周毅,不管你信不信,今晚遇到你可能是天意。我们卡在这个项目上已经两个月了。
我谦虚地笑笑:运气好,正好研究过相关领域。
【任务完成。奖励实际价值超出预期。】系统提示,【李维人脉价值评估:A+级,潜在合作价值:高。】
回到家,我辗转难眠。一边是稳定的滴滴收入和新获得的股市操作能力,一边是充满未知但前景广阔的创业机会。我该何去何从
第二天一早,我接到李教授电话,约我中午见面。在翡翠湾的客厅里,我详细汇报了昨晚的经历。
云创科技...李维...李教授若有所思,这小子有点本事,去年刚从美国回来创业。他父亲是省科技厅的。
我瞪大眼睛。这层关系可不在公开资料里!
你的选择很明智。李教授赞许地点头,先兼职参与,保留退路。不过...他意味深长地看着我,如果你真想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光靠兼职是不够的。
我知道。我苦笑,只是现在滴滴收入很稳定,突然转型有点...
贪多嚼不烂。李教授一针见血,但机会稍纵即逝。这样吧,我给你一个月时间考虑。这期间,你可以同时兼顾两边,看看自己更适合哪条路。
离开翡翠湾,我决定暂时采取双线策略:白天继续跑滴滴积累资金,晚上研究云创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