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6章 县城的供销社
    等到了桦林县的人民政府,这几拨人算是要分道扬镳了。

    因为吴会计要在桦林县开会到下午,所以苏晓云和赵德海倒是有几个小时独处的时间。

    虽然陈跃华知道,这两人最终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但是看着苏晓云逐渐远去的背影,他的心,还是揪了一下。

    “嘿!愣什么神儿呢,瞅你那眼睛,都快拉丝了。”

    陈国栋抽着旱烟,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怎么,相中那丫头了?”

    陈跃华尴尬地摇了摇头,心说有那么明显吗?

    然而自己的大伯仿佛再一次看出了他的心思一般,开口说道:“瞧你那眼睛,都快长到人家身上去了。”

    陈国栋说着,粗壮的胳膊重重地压在了陈跃华的肩膀上,“大华子,听大伯一句劝,你要是想耍朋友呢,那就别把自己陷得太深。要是奔着结婚去的,那得讲究个门当户对,鱼找鱼虾找虾,乌龟配王八!你呀,留不住那姑娘!”

    “什么乱七八糟的,大伯,照您这说法,您跟大伯母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呗?”

    “嘿!小兔崽子你皮痒了是不?这搞对象啊,就跟咱生产队分口粮似的。细粮有细粮的仓,粗粮有粗粮的垛,那姑娘吃的是精白面……这么说,你明白不?”

    “我知道!您不就是想说,我和苏老师从根儿上就不是一路人吗。”

    “对喽!这都是过来人的经验!”

    “那你跟我大伯母,是一路人吗?”

    “啧!”陈国栋照着陈跃华的后脑勺给了一下,“没大没小的,又扯到老子头上!”

    说实话,自从给大伯搞了一台收音机,陈跃华感觉叔侄二人的感情似乎在几天突飞猛进。

    “先不扯这些了,现在日头还早,大侄子,那手表的事儿用不用……”

    陈跃华听出来大伯的意思是想跟他一起去啊,可他本来就是无中生友,于是斩钉截铁地立马拒绝道:“不用,不用,我这个朋友有点儿认生……”

    “那行,我写的介绍信你可放好了,明早还是这个时间,还是在这人等你。”

    陈跃华应了一声,就想往大门口走去。

    谁知身后的大伯又拽了他一下,“那个大华子,别怪大伯多嘴。这年头,县城乡下都一样,凡事儿多留点心眼儿!”

    “知道了,大伯。”

    离开了县人民政府,陈跃华便扎进了熙攘的人流之中,凭借上一世的记忆,他来到了桦林县最大的供销社。

    因为桦林县在北原市也算不上是大县,所以直到85年才出现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百货商店。

    所以就现在而言,供销社还是最大的买卖交易场所。

    南俊街的“黑市”要到傍晚才会有人交易,所以陈跃华此行的目的,除了摸一下黑市里那个丁老板的情况,还想到县城的供销社看看,有没有可以抓住的商机。

    供销社的副食品橱窗前,几个围着红领巾的小姑娘正在对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标语窃窃私语着。

    其实像县城这样的供销社,并不简简单单的是买生产生活用品的地方,甚至还有配钥匙的、理发的、补鞋的,还有修自行车的等等。

    陈跃华一进大门就发现,县里的供销社果然和乡里面的不一样,不仅生活用品种类齐全,而且售卖员也都是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年轻姑娘。

    她们穿着统一的藏蓝色工作服,梳着麻花辫子,在这个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也算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你好这位同志,请问您要买些什么?”

    脆生生的嗓音从布料柜台传来,售货员小姑娘正踮脚整理货架,两根麻花辫随着动作轻轻晃动,辫梢系着的红头绳像两粒小辣椒。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狂飙年代:重生78当倒爷简介 >狂飙年代:重生78当倒爷目录 > 第16章 县城的供销社